大西北網7月31日訊 據白銀新聞網報道,盛夏時節,在靖遠縣五合鄉劉寨柯村的示范田里,玉米葉片寬闊肥厚,西瓜長得碩大勻稱,洋芋長勢好于往年,這是因為示范田里施用了一種新型天然礦物質肥料。從去年開始,由省民革組織、市民革等單位配合,在五合鄉推廣施用這種礦物質肥料120噸,推廣面積近400畝。新型天然礦物質肥料的效用顯而易見,逐漸被廣大的農戶所接受。
7月28日,省民革觀摩團來到了五合鄉劉寨柯村礦物肥示范田,了解礦物肥的推廣和試用情況。玉米在使用礦物肥料后,秸稈比以往粗了,葉子也較以往寬,厚度增加。在劉寨柯一社種植戶劉懷榮的洋芋地里,成片的洋芋長勢很好。劉懷榮從地里挖出兩個洋芋現場給大家展示。劉懷榮介紹,與之前的肥料相比,礦物肥可以改良土質,提高洋芋的品質,由于現在很多人對礦物肥的使用還存在顧慮,所以還沒有大范圍地推廣開來。對于礦物肥的使用,劉懷榮這樣比喻:“我們經常吃的是米和面,現在把海鮮送來了,我們為什么不吃呢。”
而在劉寨柯四社丁玉彪的西瓜地里,礦物肥的效用發揮得非常完美。西瓜個個長得很大,一般都在10到15公斤。據丁玉彪介紹,今年西瓜的長勢明顯比以往要好,比往年能多增收3成沒問題。丁玉彪從田間摘了一個約15公斤的大西瓜給大家看,瓜的線性很勻稱。
據介紹,這種新型天然礦物肥是一種含碘富硒、世界罕見、甘肅特有的納米級、多孔道、吸附性很強的非金屬礦。與N、P、K成分螯合,吸附N、P、K存貯于其納米多孔道中,使N、P、K流失減少,肥效變長,是極其難得的天然緩控釋材料,把它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可減少30%-50%的化學肥料。新型天然礦物質肥具有保水抗旱、抗重茬、抗鹽堿、改善土壤的作用,可以使作物抗逆性增強從而減少農藥用量。
省民革副主委孫曉鋼、省三農問題研究會副會長張生賢參加了此次現場觀摩。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