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7月9日訊:據中國慶陽網消息,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華池縣檔案局樹立把死檔案變成“活資源”、把檔案館變成“智慧庫”的理念,努力踐行檔案工作“以人為本、服務為民”的宗旨,積極轉變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采取“精心學習、細心查找、誠心整改、真心服務”等各項便民措施,做百姓查檔用檔的“娘家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建立檔案信息網,促進民生檔案規范化管理。依托館藏檔案資源,不斷加大建立民生檔案數據庫的工作力度,對利用率較高的婚姻、林改、草改、土地、醫保、低保等民生檔案優先進行全文數字化掃描加工,極大地提高了檔案的查準率和查全率,實現了查檔利用一站式服務,完善了民生檔案利用體系。明白紙上墻。把查檔須知張貼到查檔室,詳細介紹查檔必須提供哪些相關信息,需帶哪些相關證件,并告知注意事項,盡量避免百姓走冤枉路,跑冤枉腿。零障礙服務。對于一些年齡大、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盡可能給予照顧,在有效證件缺失的情況下通過旁證能證明的,采用先查檔后補手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為用檔人提供方便,不讓手續問題成為百姓用檔的障礙。并在雙休日推出便民服務卡,為遠路而來的群眾提供假日服務。
通過建立檔案信息網、民生檔案規范化管理、明白紙上墻、零障礙服務等舉措的開展,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僅上半年接待查檔用檔563人次,調卷1521余卷(件)。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