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4月24日訊,武威境內的漢、明長城歷史文化價值和旅游開發價值都很大,但長期以來在長城的保護方面缺乏資金投入。去年,古浪縣將長城加固維護列入甘肅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大遺址保護項目,爭取國家投資1940萬元,對古浪縣泗水鎮9.3公里明代長城進行搶先加固。預計到2015年,這段長城將煥發新生機,成為我市一個重要的新生旅游景區。
我省被譽為“長城大省”,境內有明長城1700多公里,居全國第一;戰國、秦、漢長城2000多公里,居全國第二。在武威境內沿沙漠邊沿而筑的漢長城,東與古浪縣境內圓墩子灘漢長城相接、計100余公里。其中,長城鄉月城墩一段,保存良好,殘高6米,基寬2.5米,有烽燧20余座,現仍可見。在古浪縣境內,漢、明長城就達188公里。
但長城長期以來缺乏保護,病害多發。有專家介紹,目前古長城遺址的主要病害有裂隙發育、片狀剝蝕、沖溝、生物破壞等。長城上的裂隙會降低墻體整體強度,有時裂隙貫通嚴重影響到墻體的穩定存在。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