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4月24日訊,在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雞司令”黃吉慶吹了幾聲響亮的口哨,田野里悠然覓食的雞飛也似地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他高興地說:“我承包了300畝草場,養了1萬多只珍珠雞、良鳳凰和鴨鵝,憑這一項年純收入達到10萬元。”
這只是定西市枝繁葉茂的林下經濟的一個縮影。定西市在推進集體林權綜合配套改革的同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開辟出了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共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2013年,全市林下經濟總產值達3.23億元,參與林下經濟發展的農戶5.43萬戶。
為使林下經濟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經營,定西市在確保不改變林地性質的前提下,創新公益林經營管理模式,大力發展林農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股份制林場等林業合作組織,鼓勵林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家庭林場、林農專業合作社、林業企業流轉,使農民獲得更多的林業財產性收入。目前,全市利用森林景觀發展森林旅游12處,興辦森林人家、農家樂221家,涌現出了安定區聚寶才林下養殖場、臨洮縣盤龍山生態放養雞合作社等一批林下經濟發展典型。依托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發展林下種草10.51萬畝,種植藥材和其他經濟作物1.46萬畝,林下養雞、養鴨存欄18.46萬只,林下養蜂7623箱;在林源區依托林下種草發展舍施養羊、養牛等存欄數達到9.53萬只(頭)。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