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月24日訊,據每日甘肅網報道:“我們合作社2011年在花所村流轉土地500畝,發展設施蔬菜和苗木繁育,流出戶每畝收入土地流轉費600元,同時吸納當地群眾近200人務工生產,群眾年人均務工收入8000元以上,土地流轉后農民不但不用承擔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還可獲得穩定的土地租金收入,更能從企業務工中獲取勞務收入。”近日,崆峒區福霖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告訴記者。
近年來,崆峒區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機制,采取轉包、互換、租賃等形式,加快全區土地流轉。目前,全區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達17家,流轉土地面積98043畝,參與流轉農戶11741戶。通過土地流轉,不但改變了大農機、小田塊的作業模式,而且有效助推了全區特色產業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全區已建成萬頭養牛鄉12個、千頭養牛村65個、百頭養牛社325個,養殖小區(場)91個,肉牛飼養量達到38.6萬頭,全區果園面積達到11.89萬畝,設施蔬菜面積達到1.41萬畝。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