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月3日訊,據蘭州晚報報道:1月2日,記者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2013年,全省共破獲制售偽劣食品、假藥案件536起,涉案價值3580萬元。搗毀食品藥品黑作坊、黑工廠、黑市場、黑窩點318個,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643名,其中刑事拘留372名。
記者注意到,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省各市州集中開展了針對乳制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劑、地溝油、保健食品打四非、中藥材中藥飲片、醫用氧、醫療器械、鉻超標膠囊劑藥品等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整治活動。蘭州市、武威市、酒泉市、金昌市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多渠道挖掘案件線索,重拳出擊、嚴懲重處,對已經查實的違法行為嚴懲處,零容忍,有效確保了人民飲食用藥安全。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食品藥品產業基礎薄弱,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企業主體質量意識和誠信意識相對淡薄,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欠缺;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頻率普遍較低,畜禽屠宰進場檢驗、出場檢驗檢疫缺乏技術手段;大型超市的散裝食品和臨近有效期食品的管理還需加強,小型食雜店還存在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不規范、不到位,甚至銷售過期食品的行為;餐飲單位存在原料購進記錄不全,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不規范,餐廚廢棄物管理粗放等情況。
“‘查漏補缺’是今年的重點。”省食藥局該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