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今天的秀川街道前身是崔家崖鄉政府,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村改社區、鄉鎮改街道。如果說這些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的話,那么,真正切身感受到變化的則是農民,他們生產方式轉變了,生活方式轉變了,觀念也轉變了。崔家崖可以說是蘭州城市化進程中最后留存的一片果園一片村莊。盡管城中村改造在這里剛起步,但村民向往市民幸福生活的愿望早就已經有了。
“2007年,這里由村轉社區,目前仍然以農業為主,有蘋果2000多畝,雖然居民身份轉變了,但還主要以種蘋果為主。自2005年開始在農業上下功夫,帶領村民外出學習,請專家講座,因為我們這里的蘋果不愁賣!蘋果產業占農民收入的60%。”崔家崔社區負責人說,不僅以蘋果產業為榮,并對此依舊信心滿滿。他向記者遞上一張鉛字打印的《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崔家崖村新紅星蘋果基地簡介》。
崔家崖社區地處蘭州市城郊,是七里河區一個典型的城中村。全社區1600多戶,人口7012人。要說這里的特色就是2000多畝的蘋果樹。果品栽培歷史悠久,擁有400多名果樹栽培專業技術人員,是蘭州市三大果品生產基地之一,所產果品曾多次在全國、省、市蘋果大賽中獲獎。栽培技術達到同類地區領先水平。這些年,在政府的關注下,在村民的努力下,蘋果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蘋果走出了國門。如其拳頭產品——新紅星、玫瑰紅蘋果遠銷俄羅斯、尼泊爾、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國家和國內大中城市。
實際上,崔家崖的農業即將成為歷史。城市化的發展最初都是經歷了從農業到工業,到城市服務業。崔家崖同樣不例外。這里交通發達,具備城市化的各種優勢。蘭州市61個改造的城中村,其中之一就是崔家崖。改革開放以來,這里除了農田果園,已經發展為物流和市場為主的工商業及開發園區。如今,走在崔家崖的馬路上,商鋪鱗次櫛比,廠房連片。到處是操各種口音的外地人,他們在這里從事工程設備,五金機電以及車輛和各種機械貿易。當地農民除農業收入外,工商業和服務業收入也占很大比重。王在榮介紹,該轄區有天奇鋼材市場、農機市場、西部欣星物流、舊機動車交易市場、廢舊鋼材市場等。這些企業不僅租賃了村民的土地,還解決了農業以外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提供了400個就業崗位。占地就要招人,招人要先考慮本地剩余勞動力。社區對這些人加大技能培訓,因人薦崗,能當保安的當保安,能打掃衛生的打掃衛生。”社區負責人稱,僅這項收入每年也有七八百萬元,而果品收入才1000多萬元。
記者走訪發現,該地從事商貿和服務業的當地人越來越多。許多本地人還成了一面務農一面做三產的“兩棲”農民。實際上,他們早就嘗到了農田以外收入的甜頭。隨著戶籍上身份的置換,許多人都渴望從生活上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更多內容請點擊大西北網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n/qilihe/)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