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高樓林立 地下管網不齊
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下,晏家坪,這個近在城市之南,卻遙望著城市繁華的地區在近些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取代了低矮破敗的棚戶區,這就使得城市面貌得到了良好的改觀,城市形象日益提升。就在晏家坪人們興奮之余,他們發現,欠缺而滯后的基礎設施成了這個“城中之城”的“內傷”。居住在這里的3萬居民更期待在“面貌”城市化的同時,這里的基礎設施也能早日被城市化。
“我們晏家坪這兩年的變化可大著呢,你光看看,這邊是建院的地方,他們將在這一片建新校區;那邊是建投,你看看那些樓,放在以前我們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誰能想到晏家坪也能蓋起來這么高的樓?再往上走一點,那是二建的樓,那個樓蓋的早,現在已經住上人了......”說起晏家坪的變化,在晏家坪居住了30多年的馬女士興奮地說,“這條路叫晏中街,也是我們晏家坪最繁華的地方了,早幾年前你要從大坡上一上來,首先看到的就是馬路兩邊的破房房子,人們的垃圾都是隨地倒,又臟又亂,自從07(2007)年這條路重新修過后,這里的環境衛生就好多了;我感覺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我們晏家坪的塌塌房越來越少了,這一棟一棟的住宅樓真的跟雨后春筍似的接連就起來了,我們看著也高興。”
居住地面貌的變化讓馬女士興奮之余也更為這里的包括水、暖、路等基礎設施而擔憂。“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多少年來,蘭州市的自來水還沒有通到我們山上來,我們這里也沒有集中供暖管道,人們冬天取暖除了各個企業的自供鍋爐外就是各家各戶的小煤爐,你看看,這個溝就是今年二建的鍋爐煤改氣時留下的,工程一直到冬天才結束,雖然施工單位進行初步回填,但聽說因為室外溫度較低,鋪設混凝土路面會影響路面結構穩定性,他們要等到開春了才鋪。“馬女士指著腳下的一條縱貫晏中街的溝道說。
在現場,記者也看到,長約千米的晏中街西側機動車道上有一道寬約70-80厘米的溝道,道路彎道未被填平的溝道幾乎就在馬路中間,相向兩小車勉強錯過,不僅如此,整個溝道與路面上結滿了厚厚的冰層,現場有三位環衛工人正在清掃。其中一位告訴記者,由于排污管道不暢,致使晏中街時常發生積水結冰的現象。
據了解,有著2.91平方公里的晏家坪只有3條主次干道,即晏中街、晏北路、蘭臨高速路入口段,而晏北路早已擔負起了城市出境公路的重任,致使晏家坪時常陷入出入兩難的境地。由于城市自來水尚未通往晏家坪,生活在這里的3萬多居民中的80%只能飲用地下水,有的區域還時常陷入斷水的尷尬困境。不僅如此,承載著3萬多人口的晏家坪只有晏中街1條與城市管網接通的450毫米的排污管道,居民們排污只能依靠明溝,嚴重影響了轄區環境。冬季取暖除了轄區單位自行供暖外,很多居民都還采用小煤爐......凡此種種,都成了處于城市化浪潮之下的晏家坪的尷尬。
在區域面貌城市化的背景之下,何時將基礎配套設施實現城市化,這已經成了居民在晏家坪的3萬余居民的城市化之夢。(更多內容請點擊: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