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天下百合第一村——西果園鎮袁家灣村的陰山坡地里,覆蓋著白皚皚的積雪,雪下土壤里埋藏著過冬的富農寶貝——留床的蘭州百合。蘭州百合是名副其實的原生態綠色食品,色澤潔白如玉、肉質肥厚香甜,品質聞名于天下,有“蘭州百合甲天下”美譽。近日中國優勢生態區域評選暨“中國百合之都”授牌儀式在北京舉行,蘭州市榮獲“中國百合之都”稱號,七里河蘭州百合榮獲中國優勢生態區域認證。自此,蘭州又贏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蘭州百合更是烙上了金字招牌。
百合之都讓天然生態品牌更強大
中國優勢生態區域是指具備人無我有的,人有我優的,保持原生態獨特風貌的,能代表區域地理標志的,特定優質產品或產業可持續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并形成產業集群的特色生態區域。優勢生態區域以三級表示,一級為“之都”、“名城”;二級為“之鄉”、“名鎮”;三級為“示范區”、“基地”等。

時下,正是百合加工旺期。記者來到位于西果園鎮的蘭州米家山百合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內,看到十多名工人正在操作臺上加工真空包裝鮮百合,車間內一籃一籃的鮮百合和外銷箱整齊擺放。“家里種了8畝百合,老公操心,我在這里打工,兩不耽擱。”30來歲的龔新花是西果園鎮青崗村村民,每月工資5000元左右。伴隨著蘭州百合品牌發展,龔新花家里百合種植收入連年增加,她在百合企業的務工收入也連年增加。“今年‘百合酥’上市后,市內銷售火爆,外地訂單接連不斷。”在位于七里河區的甘肅大福太食品有限公司,經過“穿戴、風淋、消毒”等程序后進入生產車間,現代化的車間內數十名工人正在加工生產百合酥。總經理韋英杰笑呵呵地說,緊盯“蘭州百合”品牌謀求發展,經過一年多的艱苦研發后,主打產品“百合酥”面市,企業前景看好。作為農產品,蘭州百合的品牌越來越響亮,受益群體也逐漸擴大。“加工轉化能力逐步提高,產業格局初步形成。”七里河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主任李武國這樣評價當前的蘭州百合產業。
目前,七里河區已形成了以西果園鎮蘭州百合城為中心,輻射整個南部山區的百合產業發展,建有百合冷藏庫39座,百合加工企業93家。同時,百合深加工產品開發取得了進展,無硫百合干、百合粉、百合營養麥片、百合調味品、百合果酥、百合雞、百合花、百合花蕾等產品都已研發試制成功,基本形成了種植、儲藏、加工、銷售、研發一條龍的產業格局。
百合之都提升蘭州文化軟實力
“‘中國百合之都’是金字招牌。”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會長、蘭州振興百合種植專業合作社直銷中心總經理馬元彪欣喜地說,“中國百合之都”使蘭州百合又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將為蘭州百合產業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在蘭州市喜獲中國百合之都稱號后,廣大種植戶、加工企業、經銷商及政府部門都沉浸在喜悅之中。但是,客觀地說,蘭州百合產業尚未形成高產出的產業鏈。在種植上,蘭州百合多年來依靠對自然生長的母籽進行選育,種球自然退化,導致畝產由原來的1500公斤下降到不足800公斤,產品的獨頭率從原來的70%下降到不足20%,形勢嚴峻。
李武國認為,目前蘭州百合產品形成了以真空包裝鮮百合為主,無硫百合干、酥脆即食百合干、百合麥片、百合粉、百合棗粉、百合花、百合芽菜、百合醋為輔的系列產品,暢銷全國各大城市,而且還遠銷港、澳、臺及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區。但是,新研發的百合營養麥片、百合營養口服液、百合含片、百合飲料、百合人參功能營養粉等深加工產品,因受到企業規模小、資金困難等因素影響,未能投入市場。而這些研發的新產品,產品附加值更高,營養更有利于人體吸收,食用更加方便,產品檔次更能進一步得到提升。
延伸產業鏈將百合產業做大做強
采訪中,就蘭州百合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龍頭企業和政府部門負責人躊躇滿志,都已有了明確的規劃——依托“中國百合之都”金字招牌發展壯大,造就蘭州百合產業的輝煌。
“已在上海采購了真空凍干生產線,預計明年4月份前將會投產。”米家山百合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米生祿自豪地說,該項目實施后,將改變以往百合干只能采用烘干的傳統方式,采用物理真空凍干技術的百合干色澤自然、潔白,營養成分不流失,最重要的是不需像烘干一樣使用各種添加劑;另外,凍干后的百合干保持了百合原有的各種成分和品質,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馬元彪說,將從兩個方面推進百合產業的持續發展。一方面是通過開網店、設立直銷店暢通銷售渠道,另一方面更注重發展源頭基地,從源頭保證蘭州百合的品質,保護中國百合之都金字招牌。
蘭州喜獲“中國百合之都”榮譽稱號已不脛而走,記者在蘭州百合的主產區采訪時,在田間地頭、加工企業、銷售環節及政府主管部門,處處看到燦爛的笑容,聽到的是保護品牌、開拓市場、完善鏈條、研發產品、精深加工等一個個動詞,顯然,“中國百合之都”金字招牌,已成為蘭州百合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更多內容請點擊大西北網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n/qilihe/)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