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西津西路大陸鴿電動車銷售店內,一排電動車前面,一個濃眉大眼的小伙子正在向顧客介紹新上市的電動車。從產品性能到功能特點工作人員講解得非常耐心。大約一個小時,剛才那位顧客又來到店內,滿心歡喜地買走了一輛電動車。

讓來店隨便看看、到說動顧客買走電動車的工作人員叫趙偉,其實他除了工作人員的身份外,還身兼銷售店的經理。開店整整11個年頭了,趙偉還象當初一樣只要有時間仍然在一線當班。
趙偉中等身材,一說話臉上就露出笑容。他是土生土長的蘭州人,父母親都是蘭州長風電機廠的員工。趙偉從小據生活在工廠的家屬院內,那時長風電機廠大名鼎鼎,居住和生活環境相比其他工廠都好。這讓趙偉上學時很受同學們羨慕。1995年趙偉如愿進入父母工作的長風電機廠上班,當時正值長風廠發展的巔峰時期,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三大產品供不應求,職工的收入相應也高。以后廠里在廣州興建了傳真機生產基地,趙偉又被抽調到廣州工作了4年。2000年趙偉又回到蘭州老廠,而這時的工廠已今非昔比效益嚴重下滑。
在改革前沿廣州呆了4年的趙偉眼界已經開闊,看到工廠不景氣的樣子他果斷去了杭州。和朋友一起開了一家商店,專門銷售和維修打印機。“那兩年真苦!每天都在工作就連節假日也沒有休息過。”生活沒有虧待勤奮工作的趙偉,他的人生第一桶金就是那時挖掘的。2002年懷著美好向往趙偉回到了蘭州,就在他尋找創業方向時,一個熟人找上門來讓他代銷大陸鴿電動車。那時,電動車在蘭州還沒有打開市場,市民對其還不了解。憑著對市場的敏銳感覺,在經過一番調研后趙偉果斷和廠家簽訂了銷售合同。
好在商店開張后,廠家為打開市場先墊款提供了一批貨,這樣先期花費不是太多,除了家里支援向親友借了一些錢就開張了。當時,銷售商店地點在小西湖公園南側西津路上,面積只有50多平米,月租費1800多元。“我的運氣非常好,商店未開張就賣出了一輛電動車!”那天,廠家來貨他們正在商店門前拆除木箱。一個路人經過看到電動車很新奇,車子安裝好后這個人試騎了一下就買走了!之后,趙偉的生意順風水順水,到2005年時他的商店擴大到4個員工將近20人。趙偉是蘭州市場大陸鴿電動車的銷售商,不僅批發還做零售,產品銷售到全省各地。不過到2008年時,電動車銷售開始逐步下滑。目前,他的經營店也萎縮到1個,員工四五個人。“今年銷售比去年好些。做生意也需要堅持。”趙偉笑道。
“小西湖這一帶原來有10家電動車銷售商店,如今只剩下3家了。”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趙偉認為這與他的誠實待客有直接關系。一次,一個顧客在保修期內車子出了問題。當天晚上顧客把車子推來,并且說明因工作需要必須第二天早晨8點取車。他們連夜修車,一直修到第二天凌晨5點才把車子修好。還有一次商店師傅修車時,對方沒有保修單,詢問啥時買的也說不上來。修車師傅再沒吭聲讓對方第二天來取。之后,他們調來銷售單據發現這是一個女顧客買的。他們當即和對方電話聯系,得知對方車子丟失一月有余。第二天他們讓失主帶著單據來到店內,然后又叫來修車人。修車人來后聽失主要和他去派出所理論撒腿就跑了。類似的事情還有許多,而正是這些點點滴滴讓他們取得了顧客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