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5日早間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由于美國“棱鏡門”監控丑聞的影響,包括思科(21.36, -2.63, -10.96%)、IBM(182.21, -1.34, -0.73%)和微軟(38.02, -0.13, -0.35%)在內的美國科技公司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和服務時正面臨新的挑戰。
思科股價周四下跌11%,思科此前預告稱,營收本季度將下降最多10%,而明年還將進一步收縮。這部分是由于美國政府監控項目被曝光之后中國的激烈反應。
華盛頓“戰略研究中心”高級合伙人、中國問題和科技市場專家吉姆·劉易斯(Jim Lewis)表示:“美國所有大型IT公司都被懷疑存在這樣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思科首當其沖。”
他表示,中國政府瞄準思科是為了報復美國政府拒絕采購華為的產品。美國政府此前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華為進入美國電信設備市場。
思科的競爭對手Juniper周四表示,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曝光的美國國家安全局間諜項目并未對該公司的業務產生影響。Juniper首席營銷官布拉德·布魯克斯(Brad Brooks)表示:“斯諾登并未帶來切實的影響,我們的亞太和中國業務繼續增長。關于這一市場的業務,我們并未看見客戶要求這類對話。”
分析師和企業高管指出,斯諾登曝光的信息在中國媒體中引發了風暴,業內呼吁中國政府使用其市場能力開發本土的軟件和硬件。
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師馬克·麥克尼(Mark McKechinie)表示:“美國政府并未給思科任何優惠。”思科CEO約翰·錢伯斯(John Chanmbers)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思科及其同行正在中國面對“具有挑戰的政治因素”。
IBM上月報告稱,中國業務營收下降了22%,導致其第三季度利潤下降4%。IBM首席財務官馬克·拉夫里吉(Mark Loughridge)認為,IBM的問題主要“圍繞中國廣泛的經濟改革計劃的進程”,這導致一些采購被推遲。
在10月24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微軟高管指出,在截至9月的這一季度中,中國是微軟在全球范圍內表現最疲軟的市場。微軟投資者關系總經理克里斯·蘇(Chris Suh)表示:“中國的宏觀條件存在挑戰,我認為這與其他公司報告的情況一致。”
缺乏信任路透社認為,北京一直對外國公司持有不信任的態度。今年6月,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棱鏡”監控項目被斯諾登曝光,中國政府的憂慮因此加重。
安可顧問公司( APCO Worldwide)大中華區總裁詹姆斯·邁克格雷格(James McGregor)說:“這與中國正在使用自家技術有關。它正在打造領先的科技公司。”
多名中國企業高管稱,盡管北京并未阻止國營企業購買西方提供的科技產品和服務,但當局已發出明確信號,希望企業優先選購國產設備。
熟悉中國四大國有銀行技術采購的知情人士稱:“盡管尚未正式下文,但未來我們可能購買聯想等國產品牌的IT設備。”
中國一家電信公司的前高管稱:“政府的信號相當明顯:他們希望減少對美國產品的依賴,如IOE(指IBM、甲骨文(34.38, -0.62, -1.77%)和EMC)等公司。”
路透社尚未與甲骨文高管取得聯絡,而IBM和EMC代表拒絕置評。
設立安全標準國家發改委今年8月發布聲明,為金融機構、云計算和大數據、信息系統保密管理和工業控制設立網絡安全標準。
四家本土軟件和硬件制造商本月宣布獲得工信部最高評級,其中包括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公司。中國軟件股票自斯諾登事件以來已經上漲近250%。
在被問及思科的糟糕業績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周四回應稱,希望外企能夠尊重中國法律,而中國政府也會肩負起保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斯諾登的爆料也對巴西、墨西哥和印度等其他主要新興市場產生了影響。
思科CFO弗蘭克·卡爾德羅尼(Frank Calderoni)表示,該公司在中國遭受的政治影響最為嚴重,但無法具體量化政治因素與宏觀趨勢分別對該公司的營收造成了多少影響。
需要明確的是,“棱鏡門”不太可能對所有美國公司造成同樣的不利影響。專家認為,思科受到的影響可能最為嚴重,因為該公司與華為和中興兩家中國本土電信設備制造商競爭。
中國企業在半導體、數據庫軟件方面不太具備競爭力,所以這些領域的企業受到“棱鏡門”的影響相對較低。
某大型跨國科技公司的一位前員工表示:“所有人都感受到‘棱鏡門’造成的影響。”但專家補充道,關鍵在于,IBM等企業在高端設備領域沒有對手。“你不買IBM,還能買誰的產品?”(維金 書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