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11月號報道,中國一直在尋求購買二手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空軍的伊爾-76運輸機,整個計劃是希望得到20架經過翻新的伊爾-76MD,其中10架已經在2012年交付。有消息來源說:中國還在積極與烏克蘭合作,希望把一批二手伊爾-76改裝成伊爾-78加油機。
文章稱,由于缺乏空中加油機,中國軍隊目前裝備的大批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殲-10、蘇-30MKK、蘇-30MK2、殲-15和殲-16都無法發揮遠航的作用,中國一度采用轟油-6空中加油機為殲-10實施加油,但是加油量非常有限,只能為2至4架飛機實施一次性空中加油,這基本上不具備重大戰術價值。而且加油量受到限制,轟油-6的最大載油量只有30噸,通常是20噸,而一架蘇-30MK2的載油量達到9.5噸,因此要為蘇-30這樣的戰斗機實施加油,轟油-6只能為4架蘇-30每架加5噸左右的油。這當然只是理論上的,考慮到技術匹配的問題,轟油-6似乎不可能為蘇霍伊戰斗機實施空中加油。
報道指出,烏克蘭擁有維修伊爾-78的能力,曾經為巴基斯坦改裝過4架伊爾-78。中國與烏克蘭有關改裝空中加油機的談判從2012年開始。
除此之外,伊爾-78的工作任務還包括為A-50預警機實施空中加油,延長預警機實施戰略值班的時間。中國空軍的空警-2000系列中的第一架擁有空中加油管,但是從未出現過為空警-2000實施空中加油的圖片,這意味著空警-2000作為戰略預警機,幾乎達不到“戰略”巡航的時間要求。
在執行遠程作戰任務的時候,一架伊爾-78要求能為8架戰斗機實施空中加油,通常同時對兩架戰斗機實施加油,每分鐘的加油量達到900-2200升。伊爾-78的載油量通常為50噸,最大可以達到60噸。
烏克蘭能夠改裝的伊爾-78的實際結構比俄羅斯自己制造的伊爾-78ME要簡單得多,實際上就是在伊爾-76MD運輸機貨艙內,加裝油罐箱,然后再安裝俄羅斯生產的UPAZ加油管。俄羅斯當然也在伊爾-476新型運輸機的基礎上改良伊爾-78,目前稱作伊爾-78-PS90,就是用PS90新型發動機換裝的伊爾-78,現階段尚未進行試飛。如此看來,中國似乎不能等待伊爾-78-PS90或者基于運-20的空中加油機的誕生,迫切需要更加大型化的空中加油機。
因此簡而言之,烏克蘭能夠實施改裝的是簡易型伊爾-78,即使如此,如果中國空軍獲得這種加油機,加油能力也會大大強化。伊爾-78的航程達到7300公里,最大飛行時速為850公里。中國空軍得到它意味著一個大隊的戰斗機的航程可以接近7000公里。
報道稱,當然還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性,在俄中軍事合作關系大大改善之際,中國直接要求俄羅斯使用二手的伊爾-76改裝成伊爾-78。
報道提及,中國似乎生產了兩種轟油-6加油機,海軍航空兵和空軍都有裝備,但這兩種轟油-6都未投入大批量生產,目前似乎只為殲-8D系列、殲-10實施過空中加油。
報道說,迄今為止從未出現過轟油-6為蘇霍伊戰斗機實施空中加油的圖片,這一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該刊仔細分析過殲-10A和殲-8D的空中加油管,完全與俄式加油管不同,總體上看,殲-8D、殲-10A的固定式空中加油管是上世紀70年代西方式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展示過國產的RDC-1型加油軟管,也完全不同于俄式加油管,可見,轟油-6的加油技術是中國自己發展的,能否與俄式UPAZ-1M加油系統匹配還存在重大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