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0月2日訊 7月22日,我省岷縣漳縣發生了6.6級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目前,我省岷縣漳縣6.6級地震災后重建協調指導小組組織省直有關部門和災區市州、縣,編制了《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已經國家規劃指導組審查及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正式實施。
9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新聞通報會,甘肅省岷縣漳縣6.6級地震災后重建協調指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包東紅,中共定西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位志榮介紹有關情況。
277.06億元為災區群眾建設新家園《特薦》
包東紅介紹,《總體規劃》明確,規劃重建期三年,即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2013年底基本完成住房維修加固。2014年全面啟動重建項目建設,8月底前基本完成小學、幼兒園恢復重建,年底前完成城鄉居民住房重建和中學、鄉村衛生院(室)等公共服務設施恢復重建。
2015年,完成重災村和異地集中安置點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實施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及地質災害治理、生態修復等恢復重建。2016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恢復重建任務,使災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超過災前水平。
這次地震發生在厚黃土覆蓋區,根據地震專家意見,這類區域發生地震時烈度會放大并提高1度,破壞程度相當于7.0級。經與國家規劃指導組銜接,省協調指導小組研究,將重建規劃范圍確定為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區域,涉及定西市、隴南市、天水市、臨夏州、甘南州5市(州)13個縣的109個鄉鎮。根據省減災委《災害損失評估報告》,此次地震共造成規劃范圍內直接經濟損失232.1億元。
在后重建將從居民住房和村鎮建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防災減災、生態環境、產業扶貧等六個方面提出了恢復重建任務。根據災害損失情況,經省直有關部門和市州、縣反復銜接,省協調指導小組辦公室匯總,確定重建資金總需求277.06億元,具體分類情況為:城鄉居民住房和村鎮建設,包括農村居民住房、城鎮居民住房、村鎮建設三類,投資97.74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36.99%;教育、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項目,投資19.69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7.45%;交通、水利、電力、通信郵政等基礎設施項目,投資91.34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34.58%;防災減災項目投資48.27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18.27%;生態建設項目投資0.41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0.15%;特色農林業、加工業、旅游業、服務業等產業扶貧項目,投資6.74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2.55%。
今后,災區各縣政府作為災后重建的責任主體和住房重建、工程建設質量的第一責任人,要細化目標任務,強化施工管理,規范資金使用。把重建工作納入市州、縣政府目標管理責任體系進行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
多項措施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中短》
目前,我省正在全力做好受災群眾過冬準備工作。位志榮介紹,為了確保受災群眾有地方住,根據救災需求,省、市分批調撥民政救災帳篷共3.46萬頂。救災帳篷調撥到位后,受災縣與鄉鎮、鄉鎮與受災戶簽訂了救災帳篷使用回收協議,逐戶建立了救災帳篷發放臺賬。
重災區制定了《受災困難群眾越冬工作方案》,通過“群眾籌、社會幫、干部扶、政府補”,確保因災房屋倒塌、嚴重損壞的受災群眾和弱勢困難群眾溫暖安全過冬。按照每戶220元標準,給32635戶救助對象每戶發放1套火爐購置資金,已于9月上旬通過“一折統”全部發放到戶。還根據受災戶實際,采取在過渡房盤火坑、生爐火和投親靠友等措施,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為方便災區群眾生產生活,重災區岷縣在梅川鎮、禾馱鄉等鄉鎮設立以機磚、水泥、鋼材供應為主建材物資直供點25個,供應米、面、油、日用品等生產生活物資的便民服務點20個,設立煤炭購銷點16個,儲備煤炭800噸,年供應能力1.26萬噸,基本可滿足災區群眾煤炭需求。
岷縣還在重災區梅川鎮永光村建立了高標準、規范化便民綜合服務中心1個,已入駐公安、住建、商務、衛生、物價、供銷、農行、電力等部門和單位,為災區群眾在醫療保健、生產生活資料購買、建房技術指導、金融信貸、電力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并輻射車路、拉路、永星等周邊村社。漳縣在13個鄉鎮建立生產生活物資供銷點36個,現有10戶煤炭個體經營戶已存煤1500噸左右,同時與漳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簽定了水泥供貨協議,與酒鋼集團簽定了鋼材供貨協議,水泥和鋼材可滿足重建需求。
位志榮表示,目前正在著力制定異地搬遷村莊建設、災區交通沿線特色小城鎮及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城鄉居民住房災后恢復重建等指導意見,計劃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城鄉居民住房維修加固;到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鄉居民住房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實現家家有房住的首要重建目標。二是認真開展異地重建集中安置點和小城鎮規劃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