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0月2日訊 日前,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有關新聞發布會上,省農牧廳副廳長楊祁峰就我省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介紹。目前,我省中藥材每年的初加工量約12萬噸,加工產值達15億元以上,全省有50多家中藥材初加工企業獲得國家GMP認證。
我省地形地貌復雜,生態氣候多樣,蘊育了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全省中藥材品種達1500種以上,藥用植物1270種,其中276種被列入全國重點品種,集中連片人工種植的有50多種,大宗道地藥材有30多種,萬畝種植的品種有18種。
楊祁峰介紹,全省中藥材資源覆蓋區域廣、資源種類多、種植產量大,特色優勢十分明顯,道地品種優勢突出。從2010年起,全省中藥材產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種植面積和產量居于全國首位,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20%。其中:當歸產量占全國的85%,黨參產量占全國的60%,黃(紅)芪產量占全國的50%,大黃產量占全國的60%,甘草產量占全國的25%。
據統計,2012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316萬畝,產量75萬噸,與2005年相比較,面積和產量分別增加了102.6萬畝和40萬噸,增幅分別達47.9%和113.6%。全省有3個中藥材種植基地獲國家GAP基地認定;7個基地通過農業部無公害基地認證;有13個道地中藥材品種獲得國家原產地標志認證?,F有6家中藥材專業市場,年交易量100萬噸,交易額90多億元。
楊祁峰介紹,在未來的中藥材產業發展中,我省將支持企業建設GAP基地,采取“公司與專業合作社疊加,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形式,在具有一定種植規模的鄉鎮建立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核心的中藥材產業化公司,推動中藥材標準化、規?;a基地建設。加強跨省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醫藥產業項目對接活動,通過政策引導,吸引國內外大型醫藥企業在中藥材基地建設、中成藥制造、新型飲片、功能性保健食品、藥妝等領域投資開發隴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