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9月26日訊 縣委書記微博上推薦叫賣本縣特產核桃,兩個月內借助微博宣傳,成縣核桃在淘寶上預售總量已超過1萬斤,通過網絡實現農超對接銷售青皮核桃達120噸,而縣委書記李祥因此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核桃書記”、“核桃哥”。
成縣人口總數不到30萬,卻擁有著50多萬畝核桃園,核桃成為當地第一大特色產業。縣委書記李祥認識到:“核桃樹是老百姓的脫貧樹和致富樹,也是成縣經濟的核心推動力。”
“以往,成縣的農產品主要依靠外地大商家收購,農民議價空間有限,好東西也賣不了好價格。”對此,李祥惋惜不已。隨著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李祥摸索出一套新的銷售路徑。“電子商務協會以高出外地商家的收購價格收貨,通過線上與線下的宣傳,直接送到顧客手中。這樣一來,減少了中間環節,農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李祥嘗試著通過微博來賣核桃。在兩個月時間內,他利用自身實名認證的微博(@成縣李祥)發布和轉發關于成縣核桃的微博總數超過500條。內容包括建立農村電子商務,在線聯系核桃賣家,展示核桃的多種吃法。許多微博大V和微博用戶紛紛參與到李祥的“吆喝叫賣”中。
6月初,李祥在微博上邀請農業圈的微博達人及行業專家赴成縣實地考察。一個月后,成立了“成縣電子商務協會”,并召開了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成縣的電子商務行業逐漸步入制度化、規范化。
在線下,李祥同樣也沒有閑著。7月4日,在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社科院舉辦的食品安全論壇時,李祥還帶去了鮮核桃樣品,不少嘉賓紛紛在微博里拍照轉發。此外,李祥還拜訪了兩家生鮮電商企業——“本來生活網”和中糧集團的“我買網”,為成縣鮮核桃進京奠定了基礎性條件。
在上海,廚易時代成為成縣核桃在江浙滬地區的總代理。8月初,成縣核桃開始了與“廣州媽媽網”的合作。負責人@廣州媽媽種菜團-老姜在微博上宣布,“廣州媽媽網”不僅訂購了18株百年老核桃樹一年的核桃收益權,而且還設立了體驗核桃原產地的生態旅游,讓游客體驗采摘過程,品嘗鮮核桃,寓教于樂。
兩個月內,借助李祥的線上與線下宣傳,成縣在淘寶上預售的鮮核桃總量已超過1萬斤,并賣掉151棵百年老核桃樹一年的核桃果收益權,甘肅省內的訂單總量已有近700噸。初步嘗到電子商務的甜頭后,“如何激發農民自身應用電子商務的內在動力”成了李祥思考的新問題。
在得到贊賞的同時,李祥也收到了不少網友的建議。網友@事農獵德建議:“組織注冊成縣特色農產品商標,打造優質品牌。”李祥回應稱:“成縣已注冊了一些農產品商標,成縣核桃原產地認證評審結束,已報國家質檢總局。”
社會學者、三農專家@陳里感嘆道:“為李祥善于利用現代媒體宣傳當地特產叫好,期盼這樣的干部再多一些。”網友@野地里的辛巴評價稱:“農產品流通尤其需要政府支持,政府帶頭走出來,農產品排隊走出去,尤其要說的是,社會化媒體比其他傳統媒體更加經濟劃算,值得嘗試。”
至目前,成縣核桃已通過網絡營銷遠銷上海、北京、廣東、福建、海南等全國24個省、區、直轄市。銷售青皮核桃達120噸,其中蘭州80噸,上海40噸,鮮核桃4噸,預售了151棵百年老核桃樹一年的核桃干果收益權,農民預收定金4000多元。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