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著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志愿者證的這個漂亮女孩叫龐春艷,是民大11級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這個炎炎假日,她都沉浸在做義工的辛苦與快樂里。

眼看暑期就要到來,龐春艷在回家與不回家的兩個選擇中徘徊并糾結。回家會很幸福,可以見到自己想念的親人,可以吃到媽媽親手做得土家醬香餅,茶余飯后可以和爸爸說說學校里的新鮮事……這一切都能勾起春艷回家的欲望。可回頭想想,自己已經大二,大學生活很快就會結束,如果不給自己的大學生涯留下一下回憶,不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更充實有意義的完成,那將也會終生遺憾!兩者權衡完畢后,龐春艷留下來了,給媽媽一條溫馨的短信,傳去了久久的思念:“媽,盡管我很想念你們,可是我依舊決定這個暑假不回來,女兒長大了,要對自己的未來生活負責任,我要珍惜現在的時間,盡量讓自己充實起來,我想利用假期好好鍛煉鍛煉,你們不要牽掛,注意身體,女兒學業有成后,回來讓您老人家享清福……”面對這樣的短信,媽媽還有什么理由一遍一遍呼喚女兒回家過暑假,媽媽不舍中透著高興。
期末考結束沒多久,她就參與到學校的一個下鄉活動中去了。7月14日,他們一行26人就到達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冶力關鎮。龐春艷的下鄉生活艱苦而有意義,她告訴記者:“我們大家分成兩隊分別住在兩所條件很差的農家樂里面,十幾個人共用一個廁所,而且還很缺水,洗澡也很不方便。那里的早飯只有一碗粥和一根油條,就要15塊錢的高價,所以早上我經常在外面買餅和泡面吃。那幾天下大雨,天氣比較冷,燒熱水的器具就只有一個特別小的燒茶的壺。”這些種種都是龐春艷從未經歷過的生活,可是她還是投入了相當高的熱情,第二天就跟隨大部隊到了當地的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館。據龐春艷介紹,受館長邀請,他們積極地為博物館制作一個簡介。接而又去了冶力關鎮鎮上人口流動最大的廣場,進行民俗文化的調研活動,發放調查問卷。她說,在這次調查中她發現,普通老百姓的民俗文化意識還不夠強,需要政府、學校、個人努力加強對民俗文化的保護。調查問卷結束后,龐春艷和同伴們又幫助當地農民割豌豆和拔草,體驗了當地的農村生活。
為期五天的下鄉活動剛結束,龐春艷又奔赴下一個志愿者活動了。
7月19日,學校開了個動員大會,開始了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的籌備活動。龐春艷被分配到了接待組,主要負責帶與會的外來人員入住宿舍及介紹相關事項。由于全國128個大學的學生和教練都要來此參與盛會,接待工作很繁雜。從早上6點到晚上12點,大家分為三個時間段輪流接班。前天,她從下午6點忙到了晚上12點多,拖著疲憊的身軀,正打算回宿舍的時候,突然得到通知,說一個航班晚點的教練正在趕往民大的路上,需要安排人過去接待。可是這個時間段沒有換班的志愿者,她又得和組員們強打起精神,奔往迎接點。等送歸宿舍,已經兩點多了。本以為工作終于結束,又被告知還有一個人過會兒就到。于是她和另外兩個志愿者又奔往接待處等待。時間分分秒秒的過去,大家的眼皮越來越重,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可是等待的人始終沒到。負責接待處的老師看見這幾個小女生困成這副模樣,就輕輕推醒她們,叫她們先回。她們這才回到宿舍休息,可是這時都是凌晨三點半了。
7月22日早上,定西發生6.6級地震,榆中縣也有震感。為安撫剛住進的與會人員,龐春艷這群志愿者們及時來到他們所住的樓層,逐個寢室的敲門給客人們講解情況,傳達安好的訊息。
春艷說,運動會還沒正式開始,最繁忙的時候還在后頭。而在這個做義工的暑期很辛苦,但自己卻充實而快樂著。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