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專業合作社“給力”
目前,七里河區共有68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已達1240人,注冊資金3562萬元,并帶動農戶3880戶。范圍涵蓋百合、韭黃、蛇果、奶牛等優勢主導產業。而今年50多歲的七里河春輝韭黃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李清云,則在韭黃市場干了30多年。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和技術推廣帶頭人。
2009年3月在李清云的組織下,31戶韭黃種植戶組建成立了“蘭州春輝韭黃專業合作社”,春輝韭黃由原來的地頭收購價每斤5元錢,一躍到達城里的菜市和超市里,一斤能賣到十幾元錢,而合作社的成員也增加至
近千戶,種植面積達到了1500畝,但就在農戶們想做大市場時卻發現,由于韭黃采割、銷售都對周圍環境溫度有著嚴格的要求,比如,必須在中午1點至3點鐘之間采割否則韭黃會被凍壞,必須在兩天內進入市場,否則韭黃味道就會變差。雖然合作社已實現“農超對接”,但進入超市的韭黃量是有限的,在韭黃收割旺季產出和銷售無法實現對等,如此,不能保存的韭黃就被菜販買走,從而擾亂了韭黃的品質和價格,也讓農戶們的種植積極性受到影響,而去年通過聯村聯戶讓李清云看到了希望。
“雙聯”開建韭黃交易市場
“眼看西固張家大坪和榆中三角城成為韭黃種植交易的主戰場,眾多商家的參與競爭,韭黃價格自然水漲船高,而七里河的彭家坪卻少了些實力。”加入合作社的李清云的小兒子李斌稱。正當自己因缺少交易場所制約家鄉韭黃產業發展而惋惜時,聯村聯戶的活動開始了,區里幫著建起了合作社辦公場地,還增設了培訓室。據了解,彭家坪鎮龔家灣村有三個自然村,黃峪鄉王官營村有四個自然村種植韭黃。種植面積達到1500多畝,種植戶1000多戶,“韭黃”為蘭州特產在蘭州種植已有百余年的歷史,該地區韭黃栽培歷史長達40年之久,為豐富蘭州市冬季蔬菜市場做出了一定貢獻,龔家灣村今年將要開建交易市場,給了合作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開建保鮮庫 可實現價格優勢
七里河農經站許主任講,春輝專業合作社的韭黃種子,已通過蘭州市無公害蔬菜認證,但目前該合作社的韭黃,在市場流通環節沒有統一的標識,而追其根源又回到了缺少交易市場以及保鮮冷庫的話題上。李清云說:“首先統一標識、統一配送全部實現,交易場地和保鮮庫缺一不可,農戶在地頭采割后的韭黃因時間短,缺場地無法實現完全統一包裝,農戶們為了方便,很多時候菜都被菜販直接收走了。
而七里河今天將在彭家坪開建保鮮庫的消息傳來后,讓不少農戶驚喜。李清去說,合作社的韭黃種植面積從前年的1500畝減至去年的1000畝左右,還受種植基地沒有保鮮庫的影響,收割下來的韭黃,農戶們無法長期保存,韭黃豐收但農戶不增收,價格喜人錢卻未流入農戶的口袋。保鮮庫不僅能將韭黃的保鮮期延后10至15天左右,而且可以按需合理調配,這樣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價格,又能讓辛勞一季的農戶們多點收入,最近七里河區物價局已經同意貼息幫扶合作社從銀行貸款150萬元,到時韭黃市場將更加“給力”。
記者 徐曉君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