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城市交通的理念已經從簡單的拓寬道路發展到城市綜合交通,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已成為緩解大城市交通擁堵的共識。在政協蘭州市十三屆二次會議召開之際,委員們再次將目光聚焦在“蘭州交通”,委員們一致認為,在目前蘭州交通問題日益突出的問題下,應加快建設城市慢行系統和自行車交通,提倡“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模式,實施“綠浪行動”實行“全域單行”。同時,整治出租車亂象,提升城市形象,合理規范交通信號燈,優化公交系統合理配置資源。
記者 吳永隆
建設城市慢行系統和自行車交通
為進一步加快蘭州城市慢行系統和自行車交通建設工作的實施進程,民盟蘭州市委員會建議在已有工作基礎上,選擇投入少、見效快、便民利民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作為突破口,盡早進入實施的進程,為此建議如下:
逐步出臺適度限制機動車出行政策,倡導綠色交通,讓低碳交通出行成為市民的自覺選擇。建議市政府牽頭成立領導小組,由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作為責任部門,全面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實施、管理。進一步研究運營、管理模式,作為一項惠及民生的工作加快實施步伐。
同時,在目前慢行系統主要沿城市道路建設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網略化、系統化。向城市商業街區、綜合體、廣場、大型居住社區以及濱河景觀和綠地系統延伸。探索與城市綠色空間相融一體的個性化的慢行系統。
公交車上配備“治安員”保安全
針對目前蘭州市公交客運、出租車兩條交通線路(簡稱兩線)治安形勢,農工黨蘭州市委建議,強化蘭州市公交客運和出租車行業治安管理工作。
目前,蘭州市共有公交車2000余輛、出租車6000余輛,營運范圍覆蓋3個區、涉及幾百萬人口,僅每天乘坐公交車和出租車的人數就達到150萬人(次),難免發生交通事故、運營糾紛事件。
在客流量較大的公交車上配備一名“治安員”,負責車輛運行期間車內的安全問題,防止乘客攜帶“三品”及可疑物品乘車。“治安員”可通過在公交公司在職職工、下崗失業人員、“志愿者”中招募;成立交通治安分局專職公交消防中隊,加強公交車輛的保護,及時處置火險,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通過行政立法程序,建立出租車駕駛員準入制度。
提倡“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模式
九三學社蘭州市委員會建議,盡快研究建立蘭州市的城市自行車租賃系統。結合城市道路建設,完善步行道和自行車道。城市道路建設要優先保證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居住區、公共設施要為自行車提供足夠的停車空間和方便的停車設施。新建住宅小區必須配建永久性自行車停車場(庫),并以地面停車為主。
重點加強城市自行車交通系統的建設,改善自行車出行條件,并引導居民自有自行車的發展,從而提升城市自行車出行整體水平。倡導“自行車+公共交通(常規公交以及軌道交通)”的 出行模式。
蘭州市交通擁堵問題突出,大部分分布在城關區的城市核心區和七里河安寧區的主干道,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問題是城市小型車輛的急速增加,據相關部門研究,蘭州市有效出行和生活半徑為2、5—4公里,根本用不著駕車出行,公共交通完全可以解決,另據有關機構統計,高峰時段的轎車空駛率,午高峰為70%—83%,晚高峰為40%—55%。
整治出租車亂象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的出租車是蘭州的一個窗口、一張名片,代表著蘭州的文明程度、文化素質及社會形象。農工黨蘭州市委認為,蘭州的出租車在某些方面做得確實不盡如人意,借口出租車難打而進行拼車,不打表亂收費;尤其在火車站、汽車東站等處拒載市內短途客人或亂要價,而且路過的的士不敢接收車站的客人,給市民和游客帶來相當大的不便和不滿。
針對此問題,農工黨蘭州市委建議,相關部門規范管理和加強職業道德培訓;加大處罰力度;嚴打拒載、禁載、不打表及亂要價等行為;定期評選星級司機并標識在出租車上,對星級低的司機要求停業培訓重新上崗;鼓勵市民和游客舉報和監督。
合理規范交通信號燈
針對蘭州部分路口車輛交通信號燈與行人信號燈不一致,通行間隔短等問題,蘭州市政協委員翟兆君建議,根據公安部有關交通信號燈設置的統一標準,依據蘭州市不同路段道路通行和交通實際情況,按照道路交通科學信號設置規范,對全市主要道路路口交通信號及其標示進行調查,分析原因解決交通信號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
建議統一將全市線路借助計算機手段排出最優方案,即按照城市規定車速,在不堵車的前提下,在前方等候車輛數目在合理范圍內,應當到任何目的地均遇到最少紅燈,第一個紅燈等候在第一輛,正常車速到第二、三個信號燈位置一定會碰到紅燈,如用優化算法,既能減少等候時間,又能減少汽車等候的尾氣排放,達到環保的目的
此外,能否根據夜間車輛少的特點,縮短等候或放行時間,啟動信號燈的“夜間模式”,既保證了交通安全又能節約駕駛人員時間。
政協委員馬忠山也建議,設立紅綠燈倒數讀秒器。此舉有利行人和車輛了解路況。駕駛員能預先知道這個信號能不能過去,可以有效避免壓線、闖紅燈、追尾等情況的發生;行人就能知道什么時候可以過、什么時候不可以。因此,可以有效解決交通堵塞,減少交通事故。
優化公交系統合理配置資源
當前,良好的交通條件成為一座城市吸引更多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前提,能在提高城市的運作效率的同時,強化城市的區域地位。
蘭州市政協委員黃漢偉認為,近年來,省市區在“暢交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主城區的交通壓力依然巨大,主要是因為東西方向主干道少、車道少等原因。
黃漢偉建議加強對公交線路的優化,公交車車體較大,重復線路過多,嚴重占用和浪費了道路資源;據了解,蘭州市上路運營的公交車輛達到2149輛,運營線路93條,重復線路多,例如蘭州西站至蘭州東站方向的車輛多達9條線路。很多線路上座率不高,嚴重的浪費了線路資源。
市民普遍反映公交車司機法制意識淡泊,“強超搶會、隨意加道、故意違章”已是蘭州公交的普遍現象,如臨夏路東西方向、西津東路義務商貿城門前、南關十字到靜寧路等多處少監管、無探頭的盲區。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