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好奇號將發回著陸地的24小時天氣監測數據。氣象學家們對于好奇號火星車收集的氣象數據感到興奮不已,因為在此之前只有很少的氣象設備被送上火星表面,并且好奇號火星車此次所在的位置——蓋爾隕石坑內的風的流向呈現一種復雜的模式。
另外一項要在輪子轉動之前完成的工作便是對夏普山的山頂進行拍照,這座高3.4英里(約合5472米)的山峰就位于著陸區域不遠處,但是在好奇號最初拍攝的圖像中卻沒有覆蓋到這座山峰的景象。根據美國宇航局好奇號項目經理麥克·沃特金斯(Mike Watkins)的說法,好奇號現在“極度渴望”能看到這座山峰的彩色,高分辨率圖像。
與此同時好奇號也正在逐漸向地球下載它在3分鐘的下降著陸過程期間拍攝的高清晰影像數據。基于初期數據,這些圖像將被制成一段連續影像,展示好奇號在8月6日當天降落過程中下方地形景象的連續變化過程。這段影像將從好奇號仍然懸掛在降落傘上的時候開始記錄,直到反沖火箭激起的地面塵土四處飛揚,最后是好奇號發回的首張火星地表圖像——一片布滿碎石的地面。
在好奇號于8月6日著陸的那一刻,它降落后最初一周所應當執行的所有指令偶讀已經預先存儲在其電腦中。目前地面控制人員正在向好奇號發送最新編寫的新一批程序命令,這一上傳過程期間好奇號的行動將受到些許影響,這是意料之中的。
一旦完成設備檢查,好奇號上的很多系統都將做好開始工作的準備。此時好奇號可能將駛往它的第一個目標展開考察,并將首次展開它結構復雜的機械臂。好奇號的終極目標是位于夏普山腳下的一片層狀沉積巖層。它將需要大約1年時間才能抵達那里,穿過大片沙丘,并在沿途經過的有興趣的科學目標旁停留并展開考察工作。
正在火星軌道上運行的探測器也在不斷獲取著陸地的圖像。比如火星勘測軌道器(MRO)已經拍攝到好奇號火星車令人驚嘆的高分辨率彩色照片(本文配圖),可以看到好奇號正降落在一片已經在反沖火箭的強烈沖擊下變色的一塊區域上。這種變色可能是由于地表的沙塵被反沖火箭的氣流吹走所致。(晨風)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