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海監船正在進行海上巡邏
從中國海監東海總隊獲悉,在去年“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海監東海總隊執法裝備能力建設成績斐然,海監船舶數量、質量躍上一個新臺階,裝備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千里眼”“順風耳”功能升級。
去年東海總隊的海監船舶數量、質量躍上一個新臺階。1000噸級“中國海監66”船和3000噸級“中國海監50”船相繼于去年1月、7月入列。一年中有兩艘大船投入使用,這在東海總隊成立十多年的歷程中絕無僅有。這兩艘海監船成為去年東海總隊執行日本核輻射污染監測、東海定期維權巡航執法和南海專項維權執法任務的中堅力量,為中國海監履行職責、顯示實力、展示風采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東海總隊擁有海監船艇19艘,其中千噸級以上7艘、800噸級2艘、300噸級2艘、執法艇8艘,東海總隊履職所需海監船舶的保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同時,中國海監的“千里眼”“順風耳”——中國海監衛星地面站發展進入新階段,我國海上遠程偵查取證、實時視頻傳輸和指揮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去年1月,中國海監衛星地面站由東海分局機關大院遷址上海臨港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其發展空間、運行條件、技術性能得到進一步完善。海監衛星地面站負責與中國海監船舶短波電臺和海事衛星的通信聯絡以及中國海監衛星通信網的運行管理,承擔與中國海監北海總隊、東海總隊和南海總隊海洋維權執法實時信息的傳輸。衛星地面站通過更新自身的通信設備,已經實現了中國海監專網與海監船載信息網絡間的互聯互通,雙向接受與傳輸語音、視頻信息和其他IP數據。與此同時,東海總隊所屬海監船舶的船載衛星系統、光電平臺、視頻傳輸等裝備也得到進一步完善。可以說,有了這些現代化設備作為技術支撐,中國海監的通信指揮能力才有了切實可靠的保障。
此外,依托高新技術的裝備支撐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聲吶、水下機器人、大幅面航空相機等執法裝備和淺層剖面儀、船載赤潮監測等調查設備陸續列裝海監船和海監飛機,新的維權執法基地、“中國海監52”船升級改造等建設項目也于去年相繼啟動,船載超視距雷達、海監應急指揮平臺均在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