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財政收入103740億元,比上年增加20639億元,增長24.8%。同期全國財政支出108930億元,比上年增加19056億元,增長21.2%。20日財政部公布的“2011年公共財政收支情況”顯示,去年我國當期財政赤字為5190億元。
公共財政收入
全國財政收入增24.8%
1-12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103740億元,比上年增加20639億元,增長24.8%。其中,中央本級收入51306億元,比上年增加8818億元,增長20.8%;地方本級收入52434億元,比上年增加11821億元,增長29.1%。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89720億元,增長22.6%;非稅收入14020億元,增長41.7%。
個人所得稅減負550億
從全國財政收入主要項目情況看,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24267億元,比上年增加3173億元,增長15%。這與工業(yè)增加值增長和工業(yè)生產(chǎn)者出廠價格上漲情況基本適應。
此外,個人所得稅6054億元,比上年增加1217億元,增長25.2%。其中,四季度個人所得稅下降5.5%。主要受自9月1日起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影響,個人所得稅月均減少138億元,改革實施四個月減輕居民負擔550億元。
全國財政收入增長前高后低
>>解讀
財政部方面解釋,2011年財政收入總體增長較快,是經(jīng)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物價水平上漲、企業(yè)效益較好及將原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等因素的綜合反映。
從全年經(jīng)濟財政走勢看,全國財政收入增長前高后低。一季度受經(jīng)濟增長較快、進口大幅增長以及部分2010年末收入在年初集中入庫等因素帶動,財政收入增長33.1%;二季度受經(jīng)濟增長較快、匯算清繳2010年企業(yè)所得稅入庫較多等因素帶動,財政收入增長29.6%;三季度受經(jīng)濟增速趨緩,但物價處于年內高位等因素影響,財政收入增長25.9%;四季度受經(jīng)濟增長放緩、個人所得稅改革、物價高位回落以及汽車和房地產(chǎn)成交量下降等因素影響,財政收入增長10%。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財政收入的高增長是我們國家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性條件之一,為國家整體發(fā)展和穩(wěn)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公共財政支出
全國財政支出增21.2%
1-12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108930億元,比上年增加19056億元,增長21.2%。分中央地方看,中央財政支出56414億元,其中,中央本級支出16514億元,比上年增加525億元,增長3.3%;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39900億元,比上年增加7559億元,增長23.4%。地方財政用地方本級收入以及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資金安排支出92416億元,比上年增加18531億元,增長25.1%。
分項支出教育最多
>>解讀
財政部方面稱,2011年我國財政支出結構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加大了對“三農(nóng)”、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就業(yè)、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從全國財政主要支出項目情況看,教育支出最多,達16116億元,比上年增加3566億元,增長28.4%;此外,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11144億元,比上年增加2013億元,增長22%;醫(yī)療衛(wèi)生支出6367億元,比上年增加1563億元,增長32.5%……
“十一五”期間,全國公共財政用于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方面支出比“十五”時期分別增長1.6倍、2.6倍、1.3倍。但從總體來看,我國民生保障目前仍限于“低水平、廣覆蓋”。
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指出,從我國財政支出來看,包括民生支出,投資所占比重仍然是比較大的,但投資效果究竟如何是很難評估的。從整個經(jīng)濟環(huán)境來看,投資回報率是在一定程度上下降的。
白景明表示,2012年我國財政支出壓力仍然較大。要實現(xiàn)國家財政性教育經(jīng)費支出占國內生產(chǎn)總值4%的目標、新型農(nóng)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和城鎮(zhèn)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實現(xiàn)全覆蓋、支持保障房建設等,都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