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1年11月2日,第十批護航編隊的官兵整裝待發。
身穿黑色特戰服,留著酷酷的鍋蓋頭,手持先進的反恐武器——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特戰隊員,在亞丁灣護航3年,創下出動頻率最高、驅離可疑目標最多等15項驕人紀錄。
不動真格不行了
2010年12月13日,來自中國、日本、英國等8個國家的19艘船舶,在中國海軍護衛下,分三路縱隊,浩浩蕩蕩自西向東航行。
“有多艘快艇正高速接近,請求救援!”12時58分,位于護航船隊C列最后的“北歐—阿波羅”號商船突然發出緊急求救。旁邊的“PLATRES”號商船也發出求救信號。
“一級反海盜部署!”特戰隊員迅速沖向各自戰位。
“救命!海盜快艇正準備向船舷懸掛長梯!”13時09分,又傳來“北歐—阿波羅”號船長焦急的呼救聲。特戰分隊指揮員王以光一連發射4枚爆震彈,海盜竟毫無退意。
看來,不動真格不行了。
特戰隊員用重機槍和榴彈發射器進行攔阻射擊,子彈打起的水線像一堵白色高墻,將海盜快艇牢牢阻隔在外。海盜快艇見右側無機可乘,又繞到左側,并強行往“SHAPPHIREP—T”號商船船舷掛梯,試圖攀登劫船。千鈞一發之際,王海峰果斷命令特戰隊員用機槍向海盜快艇上方實施攔阻射擊,同時發射爆震彈。海盜驚慌失措,掉頭逃竄。直升機飛臨其上,打出一串串攔阻子彈。在強大火力震懾下,海盜舉手投降。
“在亞丁灣,像這樣驚心動魄的戰斗,幾乎天天都能碰到;最多時,一天出動16次,一次驅離海盜船130多艘……”南海艦隊某特種大隊大隊長王海峰說。
1000多個日日夜夜,隨船護衛、巡邏警戒、威懾驅離、武力解救,特戰隊員一次次直面生死,一次次挑戰極限,一次次化險為夷,截至2011年12月19日,他們完成401批4373艘中外商船的護航任務,接護、解救船舶51艘,救助外國船舶4艘,在險象環生的亞丁灣,開辟出一條安全通道。
兵不血刃化解危機
亞丁灣漫漫護航線,是一批批護航特戰隊員全方位練兵之地。空中滑降、協同戰術、空中射擊、攔阻射擊、遠程狙殺、擒拿格斗等科目,以及潛水滲透、隱蔽接近、快速登船、武力營救等特種訓練,幾乎天天都在上演。針對護航任務特點,他們在心理、體力上,都作了充分準備。
“特戰隊員是反恐尖刀上的利刃,必須具備一劍封喉、一招斃敵的硬功夫”,這個大隊的政委葉民文說。
經受過護航實戰考驗,一批批護航特戰精英脫穎而出。他們人人會使用多種武器,個個擁有一身全天候特種作戰硬功。即使在極端海況下,他們也能從容應對,兵不血刃化解危機。
每一次亮相都贏得喝彩
2010年3月,“和平—11”多國海軍聯合軍演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拉開帷幕。參加聯合軍演的有美國、土耳其、法國等8個國家的特戰隊員。
這是一場世界特戰精英的聚會和較量。
演練一開始,各國特種兵紛紛亮出絕活:東道主巴基坦特種部隊進行海上反恐、海上跳傘和翼傘定點降落等科目演示;土耳其SAS排爆隊演示爆破和拆除爆炸物作業;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展示武器裝備后,進行室內突入射擊等科目操演。最后一個亮相的是中國海軍特戰分隊。他們完成商船攀爬、反恐戰術等演示,干凈利落。
演練結束,美國海軍陸戰隊排長湯姆森徑直找到中國海軍特戰分隊隊長張根元,說要跟張根元“切磋”特戰格斗技術。面對這位塊頭比自己幾乎大一倍、個頭高出自己一個腦袋的美國大兵的挑戰,張根元欣然應戰。格斗開始,湯姆森不待張根元站穩腳跟,突然右手一個重拳,直接朝張根元面部打來。張根元側身急閃,順勢抓住湯姆森,一個利索的前背包動作,將其結結實實摔在地上。圍觀的外國特種兵目瞪口呆,隨后響起一片喝彩。被張根元扶起來的湯姆森,立馬單腿跪下,要拜張根元為師。
湯姆森是美國陸戰隊里的格斗高手,曾參加過許多國際特種兵大賽,每次都摘金奪銀。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輸在這個看似瘦弱的中國海軍特戰隊員手里,更想不到與之較量的對手,也曾多次參加國際偵察兵競賽,多次給中國隊捧回冠軍獎杯。
亞丁灣上,匯聚著世界20多個國家的40多艘護航軍艦。
利用護航機會,中國海軍特戰隊員與美國、歐盟、北約特混艦隊特戰隊員交流切磋,與俄、韓海軍特戰隊員并肩護航、聯合演練,對意大利、希臘、巴基斯坦等20多個國家進行友好訪問……“中國蛟龍”用行動,向世界展示中國自信、中國胸懷和中國力量。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