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距離年底仍有接近2個月,但在“金九銀十”已經結束的今天,可以給蘭州樓市蓋棺定論:可以說今年蘭州樓市是有史以來最火爆的一年。據蘭州市房地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蘭州房地產交易額達到73億元,同比增長90%。要知道,2012年蘭州市全年的房地產交易額為80億元左右。
如果你看到這樣的數據會覺得蘭州樓市比較火,那么接下來的一組數據則會讓人咋舌。“現場超過4000把椅子,500多位志愿者,近兩萬名客戶蜂擁而至,從早上8點開始,現場便水泄不通,僅僅4個小時,銷售額突破50億,平均5秒銷售一套,開盤當日即售罄,創造和刷新了房地產業的新紀錄。”這就是10月6日碧桂園·蘭州新城所創造的奇跡。開盤一天售光、單日銷售額突破50億元,這樣的數據不要說碧桂園集團,就是放眼整個國內乃至全球樓市都是十分罕見的。據新華網消息,截至“十一”黃金周,碧桂園今年累計認購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元,僅“十一”黃金周7天,碧桂園各地樓盤合計銷售200億元,而碧桂園·蘭州新城一天的銷售額就占據其四分之一。記者 俞晨元 李鵬 王占東
碧桂園在蘭州是如何創造這一奇跡的呢?精裝修、6280元/平方米、性價比、環境……恐怕問題不那么簡單。一個企業來蘭州不到兩年時間,對蘭州樓市的沖擊波剛剛開始,本文想探討的是企業的內蘊力量,以及企業文化的魅力。
單日售罄 銷售額創50億
激活蘭州樓市 挖出潛力
“碧桂園的進入,無論是品牌效應、營銷方式還是服務意識上,對蘭州本地以及其他外來房地產開發商或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也迎合了眾多購房者的需求。”蘭州某建筑公司工程師李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碧桂園進入金城,帶來了其積淀多年的品牌效應,也激活了蘭州樓市,挖出了市場潛力。
隨著蘭州的不斷發展,蘭州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再加之蘭州地少人多的狀況以及外來開發商強勢入駐。蘭州的房價不斷飛漲,現如今的蘭州房地產市場均價已達到7500左右,城關區、雁灘等熱門區域均價已達到8500多元/平方米。但是蘭州樓市剛性需求依然存在。2013年上半年,蘭州房地產交易額達到73億元,同比增長90%,該數據意味著蘭州房產市場依然處于相當活躍態勢。而碧桂園·蘭州新城10月6日開盤時一天就創造了銷售額50億元的“神話”,而且還有眾多購房者沒有拿到號而在持幣等待著。相比2012年蘭州市全年的房地產80億元的交易額,足見蘭州樓市的活力和潛力。
2012年全年蘭州市的房地產交易額僅僅為80億元左右,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省會城市,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不正常的。短短一年之后卻出現了巨大的反差,究竟是何原因呢?有業內人士在采訪中表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一方面在于蘭州樓市中尚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項目。整個碧桂園·蘭州新城項目總規劃面積將超越整個雁灘,相當于蘭州城關區面積的四分之一,可容納30萬人;另一方面,項目的配套是站在城市建設的高度來打造的,項目園林是在充分考慮當地坡地地形的基礎上,打造中歐式風格的園林景觀等各項配套服務,迎合了當下眾多市民的購房需求。
當然除了規模和配套先行外,碧桂園·蘭州新城之所以備受關注、一天銷售額創50億元神話,還在于其房價和供應量。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普通有購房意愿的老百姓而言,之所以沒有購買,之前很大原因在于房源少、房價漲。而如今碧桂園·蘭州新城一期精裝房6280元/平方米的起價,讓更多購房者有了更為充分地選擇;而總規劃面積將超越整個雁灘的供應量則解決了更多購房者的需求。正如采訪中市民劉先生所言:“精裝修,開盤折后價6280元/平方米,在房價不斷上漲的現在,我覺得還能接受……”
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碧桂園被人稱為“不貴園”,原因是其集團控制了從水泥、沙石等基建原材料,形成了一條從原材料到客戶銷售終端的產業鏈,能夠節約成本與控制風險,走一條價低量大、快速開發、配套先行的路子。
向荒山要地 拓展城市空間
建“新城”與城市發展相契合
蘭州是西北地區第二大城市,是黃河上游重要的區域性城市,近60多年來,從共和國的工業長子,發展成為今日重要的工業旅游城市,尤其伴隨著第五個國家級新區在蘭州崛起,蘭州的區域戰略定位更加凸顯。
從城市發展而言,蘭州作為省會城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蘭州周邊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蘭州老城區繼續發展空間嚴重受限,隨之而來的則是經濟難以持續發展、居住環境惡化等問題。如何充分利用兩山夾一河的地理空間,如何向外突圍尋找新的城市發展空間,如何跳出蘭州老城區發展新城區,成為蘭州發展的重要課題。
2010年,蘭州曾提出“跳出蘭州看蘭州,跳出蘭州發展蘭州”的突圍戰略,這也為蘭州老城區周邊開發建設乃至于蘭州新區的發展,做出了戰略上的準備。在這一背景下,作為甘肅省會城市中心區的城關區,適時提出了“南伸北拓”戰略,即提升黃河南岸城市發展的軟硬件條件,打造老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升級版,同時向沉寂多年的黃河北岸尋找新的發展空間。由此蘭州迎來了北城時代,黃河北岸城鄉接合部的城市化進城,與蘭州城市發展的升級相結合起來。在這一背景下,與雁灘隔河相望、比雁灘海拔高出100米的青白石,進入了蘭州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前沿,進入了政府開發黃河北的決策視野。
如何實現開發呢?在市場化的當下,單靠某一級政府是不可能完成的,也是一句空話。為此,蘭州政府貫徹“新綠色 新空間”的戰略思想,積極尋求戰略合作伙伴共同發展蘭州打造蘭州。2012年蘭州市政府瞄準中國地產10強碧桂園,親臨廣州,誠意交流,招商引資碧桂園共建美好新蘭州。蘭州青白石地塊耀世而出,以打造新城市中心為發展觀,大舉建城,力造最美新城。
碧桂園自入駐蘭州就引發整個市場的關注,中國地產十強在蘭州必然給住宅市場帶來改變,選址青白石更加引發了市民的熱議。這里一直是主城城關區未被開發的熱土,雖離主城區隔河相望卻受制于交通不暢,整體面貌停滯不前。
青白石的開發大勢所趨,但現實的殘酷性是不言而喻的。這片在眾人眼中的黃土坡能入碧桂園集團的“法眼”嘛!坊間傳聞:2012年底,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率團一行來到蘭州考察,當楊主席一行站在蘭州最高的黃土高坡,俯瞰蘭州擁擠的老城區時,楊主席果斷決定,拿下青白石,在黃土高坡上創造一個人間奇跡,打造黃土坡上的綠洲新城!調研完青白石后,在討論碧桂園要不要開發蘭州青白石,要不要在青白石建設碧桂園蘭州新城時?所有人都反對,楊主席依然拍板……這大概就是智者有別于凡人的做派吧。
采訪中,碧桂園·蘭州新城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碧桂園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涵蓋建筑、裝修、物業管理、酒店開發及管理、教育等行業的國內著名綜合性企業集團。從企業發展歷程講,碧桂園是從南方起家的,然后逐步地向廣東省以外拓展,向北方拓展,蘭州是碧桂園進入西北市場的第一站。早在兩年前,城關區政府就提出“南伸北拓”的發展戰略,提出要開發青白石,推進青白石城市化進程,碧桂園獲悉這一信息后,經考察、調研,決定拿出勇氣,拿出魄力,發揮自己特長,敢做敢為,這也是與政府戰略的契合;而且碧桂園選擇在蘭州青白石開發新城市,代表了企業和企業家的氣魄和眼光。因為在黃土高原上的青白石建設蘭州新城,有很多的技術難題和很高的成本問題需要智慧的解決方案。“選擇在青白石建設蘭州新城,就是放在城市發展的角度來出發的。而在項目進程中的推山造地也符合政府‘向荒山要地 擴展城市空間’的口號,無論是碧桂園還是太平洋項目,都是這樣做的……”該負責人說。
立體交通網絡 苑區四季常綠
碧桂園配套先行提升區域發展
“碧桂園蘭州新城,不是一個簡單的地產項目 而是在建一座城。作為城而言,配套現行是必須的。這也是碧桂園集團首創并一貫堅持的‘配套先行’開發模式。”
碧桂園來到蘭州,進駐青白石,不僅帶來了先進的開發模式,更是帶著建造一座新城,改變蘭州格局的魄力而來,因而在交通的改造上碧桂園苑區內外將著力開始立體交通網絡的建設;在園林景觀上創造“四季常綠”……
早在十幾年前,碧桂園就以創新的姿態,推出了小區內樓巴出行方式,在小區內自建交通中心,購置專用大巴接送業主往返于市中心,把小區建在交通順暢的城市周邊,通過交通中心和樓巴服務,為業主出行提供方便,雖然住在城市周邊,卻依然可以享受城市的繁華。有媒體報道,經過多年的發展,碧桂園自建的小區交通系統樓巴服務已非常成熟,人們已經習慣于樓巴帶來的便捷服務,是人們出行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
作為碧桂園獨創社區交通中心的升級版,碧桂園·蘭州新城交通中心也開創大西北先河,集交通樞紐與商業街于一體。苑區內,中央是兩倍于蘭州客運站的西北首個社區商業中心,外圍是約3萬方英倫風情商業街,200多個商家爭先進駐,業態豐富、齊全。人性化的配套設計,讓業主同享出行及購物的雙重便利;而苑區外,碧桂園·蘭州新城處于北環路東段,苑區直接與其接駁,青白石前往安寧,將避開擁堵的濱河路,直接前往城市西部。與此呼應的是,碧桂園出資建造的雁白黃河大橋也將直通苑區內且與北環路相通。雁白黃河大橋北起碧桂園·蘭州新城,南接雁灘北面灘,通車后從青白石前往市區東方紅廣場僅需10分鐘。
蘭州市區內的北環路、南山路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熱點,在城區交通狀況日益惡劣的當下,市民寄托于這兩條路來緩解整個城市的擁堵。是的,這兩條路將建設于蘭州市南北兩山,從而狹長的蘭州也會在兩山之間形成環路。而碧桂園·蘭州新城苑區內外交通系統相互配合,內有碧桂園樓巴,外有北環路及雁白黃河大橋,內外形成立體交通網絡方便碧桂園·蘭州新城業主乃至整個青白石的人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