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寒料峭,一場春雨讓肅南的草原漸漸地蘇醒過來,群山如牧民起舞,河流如哈達飄揚……
大西北網訊 走進肅南縣皇城鎮九條嶺皇公煤礦,放眼望去,平整修復的山體,保持著原有的地形,隨坡就勢,逐級平整并被覆了土,各井口已被填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宣傳標語引人注目。
包點定人靠實責任
九條嶺水磨溝煤礦,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正有序進行,記者看到,通過隨坡就勢、平整土地、廢渣清理、覆蓋生土等措施進行整治恢復。據了解,九條嶺水磨溝煤礦主井始建于1954年,有水磨溝一號、二號、三號和水磨溝井四個主要井口。目前,一、二、三號井均已關閉,并完成了一、二號井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主井和三號井正在恢復治理中。在祁豐鄉九個青羊鐵礦生產、生活場地和渣場已平整覆土,礦區周邊垃圾已進行了無害化處理。祁豐國土資源分局負責人羅成告訴記者,祁豐點多面廣,治理難度大,任務繁重,建立了包點定人、包點檢查等制度,恢復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肅南縣把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擺在重要的位置,緊緊扭住中央和省市環保督察反饋的突出問題,舉全縣之力,全黨動員、全民行動,層層傳導壓力,逐級靠實責任,先后制定“1+6”整治方案和“1+8”整改行動方案,明確了牽頭部門、整改時限、整治措施,形成了黨政領導、部門為主、鄉鎮參與、共同整改的工作格局。
分類施策對號整改
在馬蹄鄉凱博煤礦,建筑物、生產設施已全部拆除,各井口已被封閉,渣場和生產生活區域已平整覆土。馬蹄國土資源所負責人梁志剛說:“去年12月份在馬蹄鄉召開的中央環保督察重點問題即知即改現場辦公會議后,由馬蹄國土資源所、馬蹄林場、西水林場聯合開展恢復治理工作,進一步優化細化整治方案,利用20天的時間,克服天氣寒冷的困難,拆除臨建設施和生產設施、無害化處理廢棄垃圾、平整覆土渣場、回填礦洞,恢復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肅南縣針對規劃治理區已被破壞現狀及發展趨勢,采取整體優化,合理布局;區域分異,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按照“一個問題一個方案”的要求,全面分類施策、對號整改,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先內后外、先治標后治本的原則,明確整治時間節點,對于亟須治理的問題,抓緊落實整改措施;對治理難度相對較小的項目立即整治。并結合“明查暗訪督查年”活動,全面落實責任,以嚴格的責任要求確保交辦問題整改到位、不留欠賬。在整改過程中,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現場會、專題會、推進會,研究解決具體問題;縣上四大班子領導以身作則,深入第一線,看現場、找問題、定方案;各級干部紛紛表示:要堅決打贏這場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攻堅戰。
部門聯手合力攻堅
祁海龍是皇城國土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自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開始以來就沒有休息過,白天在各個礦山企業巡察整治情況,晚上在單位加班整理資料。祁海龍說:“環境好了我們每個人都有切身利益,在這個行動中黨員要做表率,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孫久滿是皇城鎮的安監專干,按照縣上要求在水磨溝煤礦和南大坂北灘煤礦駐礦蹲點,自2月4日駐礦蹲點后就一直沒有回過家,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在兩個礦點之間來回跑。孫久滿說:“這是我的本職工作,環境改善了大家都受益。”馬蹄西水林場板達口護林站工作人員劉玉生每天騎著摩托車早出晚歸,他說:“自己苦點累點沒啥事,生態環境整治關系到每個人。”
為整改生態環境問題,肅南縣國土、環林、水務、旅游、安監、農牧等多部門聯手,加班加點,狠抓環境保護突出問題整治,全身心打好環境保護整體戰、攻堅戰、持久戰。
目前,全縣150項重點環保問題,完成整改64項、不需要整改26項、正在整改60項,“十走四治”行動中提出的整改意見已整改2732條,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