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帶一路 建設文化大市 第二屆絲綢之路彩陶與嘉峪關歷史文化研討會召開

大西北網/鑫報訊(記者吳少華 )馬家窯文化堪稱世界彩陶文化史上的奇觀,是遠古世界彩陶文化之最高峰。為進一步深入挖掘絲路文化、彩陶文化和長城文化內涵,繼續提高嘉峪關市知名度,促進嘉峪關市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發展,由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絲綢之路彩陶與嘉峪關歷史文化研討會”于2017年8月13日在嘉峪關召開。來自烏克蘭工程師范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外六十余位知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絲綢之路彩陶與嘉峪關歷史文化的傳承發展;彩陶與黑山巖畫、魏晉墓室壁畫的歷史文化聯系;馬家窯及其后續文化與古羌人等課題進行了探討。

2016年,由嘉峪關市人民政府主辦,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承辦的“絲綢之路彩陶與嘉峪關歷史文化研討會”影響較大。為擴大宣傳效應,繼續提高嘉峪關市的知名度,促進嘉峪關市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發展,并在實施嘉峪關市“文化旅游大市”建設中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于2017年8月12日—8月15日舉辦“第二屆絲綢之路彩陶與嘉峪關歷史文化研討會”。

這次研討會將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立足區域實際,深入挖掘絲路文化、彩陶文化和長城文化內涵,展示絲路風采,培育人文精神,提升嘉峪關歷史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根據會議議程,本次研討會將持續到8月15日,在宣布會議成果后閉幕。

此次研討會,旨在發揮學術機構的高端智庫作用,促進和繁榮絲路文化、長城文化的學術研究,加強學術交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學習和借鑒先進的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產業發展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理念,不斷在創新發展載體,提升文化遺產展示利用水平,為嘉峪關市深入貫徹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文化旅游大市提供智力支持,共同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展現嘉峪關市絲路文化、長城文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獨特韻味和意義。

專家們認為: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又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素有“天下第一雄關”、“河西重鎮”之稱。嘉峪關市及其沿線地區,從史前到歷史時期,歷經“彩陶之路”、“玉石之路”、“羊馬之路”、“絲綢之路”等的變遷,自古以來就是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黑山巖畫、火燒溝遺址彩陶、魏晉墓地下畫廊、長城遺址等文化遺產無不彰顯著嘉峪關市燦爛的地域文化特色。

專家們一致認為:嘉峪關市不僅留下了歷史傳奇,更充滿了現代光輝。在這個連通中西的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上,回望漫漫歷史風煙,聯想中華燦爛未來,從曾經光輝的歲月中,總結古代絲綢之路的成功經驗和開拓教訓,為當今一帶一路建設全方位注入了文化的自信和精神的活力。

專家們認為:處在絲綢之路重要節點上的嘉峪關市連續舉辦第二屆研討會,為提升嘉峪關市的世界知名度和旅游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做文化鋪墊,這無疑是一個目光遠大的文化戰略之舉,彰顯了嘉峪關市文化內涵的豐富與博大。
記者了解到,通過本次研討會所取得了以下學術成果:
1.嘉峪關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這條交流大道在遠古是一條彩陶之路、玉石之路,后來形成了絲綢之路,嘉峪關在這條絲綢之路上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節點。
2.從歷史和未來的高度,對嘉峪關的戰略地位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
3.對黑山巖畫、魏晉墓室壁畫的藝術源頭做了深入細致的研討,為嘉峪關市文化產業項目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
研討會期間,還將舉辦《神秘的馬家窯珍品彩陶展》,收集、整理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出版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