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是指二十四個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由于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歷法中又加入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作者 文川

一、立春
晨間立了春,晚上便知溫。
莫道冬天冷,梅花正馥芬。
二、雨水
料峭春寒雪未消,晚來街上雨絲飄。
家家戶戶紅燈亮,社火聲中樂此宵。
三、驚蟄
凍土已松蘇,蟄蟲地下舒。
河邊柳絲舞,陌上現耕圖。
四、春分
淅瀝桃花雨,輕柔楊柳風。
空中飛紙鷂,陌上現耕農。
五、清明
云重登高去,雨輕桃李妍。
坡前春草綠,樹上野禽喧。
懷古情難斷,思親淚不干。
人生一抔土,何必嘆華年。
六、谷雨
風吹柳絲橫,雨滋百谷生。
牡丹香四溢,陌上現農耕。
七、立夏
漫步岷江道,沿途景色新。
櫻花還未謝,槐樹又清芬。
羌水東流去,清風迎面臨。
山城真美麗,處處樂游人。
八、小滿
風輕綠重滿山原,草長鶯飛四月天。
布谷聲中禾菽壯,農夫汗水滴田間。
九、芒種
伯鳥枝頭唱,農人地里忙。
北收南復種,品粽過端陽。
十、夏至
炎夏尋幽去,空山草木長。
花開紅土嶺,林茂鳳凰梁。
舉目藍天近,開懷老酒香。
蟬鳴添雅趣,心靜自清涼。
*注:紅土嶺、鳳凰梁,都在甘肅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各居村境內。
十一、小暑
田中麥發黃,蟋蟀角邊藏。
登頂猶嫌熱,臨池賞菡香。
十二、大暑
蟬鳴四野上林山,熱襲三羌大暑天。
頂室如爐蒸汗雨,驕陽似火烤魚干。
田間麥浪農夫喜,街上裙花老少歡。
不歷一番長夏苦,哪來百果仲秋甜!
*注:宕昌乃古羌舊地,西晉時羌人梁勤自立為王,始建宕昌國,歷9代12王,存142年。流經宕昌縣城的岷江古稱羌水。因羌國、羌人、羌水,故稱宕昌為"三羌"。
十三、立秋
暑氣未曾收,伏中已立秋。
人言秋老虎,蟬唱信天游。
瓜果香而滿,清風爽且柔。
入溝多愜意,把盞復何求!
十四、處暑
收谷聽蟬暑氣終,牛郎織女會蒼穹。
閑來河畔尋涼興,一片荷燈映夜空。
十五、白露
短袖已難當,出行須備裳。
露從昨晨白,風自今夜涼。
嶺上層林染,坡前野草黃。
月圓思親故,菊果共杯香。
十六、秋分
一場秋雨一場涼,滿地月光滿地霜。
風里菊花搖翠影,云中旅雁過瀟湘。
十七、寒露
寒露露寒天轉涼,長空萬里雁南翔。
秋風瑟瑟吹羌水,黃葉翩翩舞宕昌。
十八、霜降
滿階黃葉舞蹁躚,幾樹紅楓似火燃。
若問輕霜降何處?無情染得鬢毛斑。
十九、立冬
斗柄移西北,天時轉孟冬。
千江多冷寂,萬木減蔥蘢。
迢遞山雞隱,北樓暖氣供。
菊殘存傲骨,木落顯真容。
二十、小雪
小雪登高去,滿山鋪白棉。
北風呼嘯處,碎玉落階前。
二十一、大雪
高天飛白雪,大地著新裝。
莫道寒風烈,來年谷粟香。
二十二、冬至
北風呼嘯至,飛雪落寒枝。
瘦水停喧響,肥山展壯姿。
圍爐情更暖,覓句意猶馳。
莫道嚴冬冷,溫馨自有時。
二十三、小寒
時序正冬隆,寒天數九中。
出門風刺骨,閉戶火初紅。
取酒邀三友,與君醉幾盅。
聞香情不已,踏雪訪梅蹤。
二十四、大寒
北風呼嘯雪擁門,客至圍爐把酒溫。
莫嘆冰封天地冷,大寒過后是新春。


作者簡介:文川,本名劉雁冰,系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員,甘肅省詩詞學會理事,甘肅省作家協會、甘肅省楹聯學會、隴南市作家協會會員,隴南市詩詞學會副會長,隴南市影視家協會副主席,宕昌縣詩詞學會會長,雙月刊《哈達鋪》副主編。喜好詩詞創作,作品散見于《詩刊》、《中華詩詞》、《甘肅詩詞》、《隴南文學》《隴南日報》等各級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