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新疆,春草蔓發,柳綠花紅,處處生機盎然。同樣充滿活力的,是沿邊口岸穿梭的物流和不斷攀升的進出口數據。這個春天,開放的號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新疆大地上吹響。
3月底,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率中國新疆友好交流訪問團出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達成了一批經貿、金融、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成果。
這次高效率出訪,釋放出新疆把自身區域性開放戰略融入國家向西開放總體布局的堅定步伐。4月6日起,記者深入開放最前沿的口岸一線采訪,深刻感受口岸經濟帶的強勁脈動。
物暢其流往來密切
今年隨著新冠疫情防控平穩,新疆口岸及時有序恢復國際客運,國際貨物運輸呈穩步上升趨勢,亞歐黃金通道作用愈發凸顯。
在霍爾果斯,烏茲別克斯坦籍商人帕茲爾丁·普爾開提第一次踏上中國國土。
“現在口岸通關很快,我們在哈薩克斯坦坐幾個小時班車就到霍爾果斯了。”帕茲爾丁·普爾開提說。這次來中國新疆,帕茲爾丁·普爾開提和父親除購買傳統中國百貨外,還想購買一批中國制造的工程車輛。
帕茲爾丁·普爾開提一家在烏茲別克斯坦有8家商店,全部銷售中國制造的商品。如今口岸客運恢復,他們和中國合作伙伴熱普開提·土爾干相約見面談生意。
“在霍爾果斯考察后,我邀請他們一起去烏魯木齊尋找商機。”熱普開提·土爾干說。多年的合作,讓他們成了好朋友。
自1月8日霍爾果斯口岸恢復客運通關以來,截至3月30日,該口岸國際線路出境人員1.4萬余人次,出境班車670輛次。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中國新疆和周邊鄰國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上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這在邊境口岸表現得尤為明顯。
從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巴克圖、塔克什肯口岸一路行來,記者看到口岸間經貿往來密切、人員往來頻繁的盛景。
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沿邊省區,擁有17個常年開通的國家一類口岸,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不僅是新疆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度融入國家向西開放大局的應盡之責。
烏魯木齊海關統計,前2個月,新疆口岸進出口貨運量973.3萬噸,其中出口190.9萬噸,同比增長22%。
基礎設施加速升級
隨著中國新疆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口岸承擔著更加繁重的客運、貨運進出口任務。
觀往知來,如今各地政府及口岸管理部門已根據各口岸具體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基礎設施提升工程。
在阿拉山口,蘭新鐵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線工程加緊推進,工程建成投運后,阿拉山口至中亞、歐洲等方向的通關能力和通關效率將大幅提升。
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通行能力提升二期建設項目也在有序進行。該項目建成后,能改變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通行車道有限、客貨車混合進出等問題,可實現公路口岸日通關車輛500輛。
在塔城地區,G335公路(塔岔口—額敏段)、國際物流園鐵路專用線項目、塔城至阿亞古茲鐵路前期工作等正穩步推進。依托巴克圖口岸,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從規劃變為現實。
在伊爾克什坦口岸,困擾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司機的“Z”字形口岸公路將通過架橋拓路方式得到解決。
一條連接吐伊高速和吐爾尕特口岸的公路正在建設中。這個自治區重點公路建設項目投用后,可有效提高吐爾尕特口岸以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沿邊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要想富,先修路。一項項提升口岸通行能力的工程正在火熱施工,這些公路、鐵路未來將構筑起新疆對外開放的經脈網絡。
產業落地口岸有根
說起口岸,就不能不提到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抓手之一“口岸經濟帶”。從單純的通道變成口岸經濟帶,離不開產業的支撐。
縱觀新疆口岸發展,能發現一個規律——發展較好的口岸所在地都有配套的開放平臺。
阿拉山口口岸有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霍爾果斯口岸有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巴克圖口岸有新疆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伊爾克什坦口岸有喀什經濟開發區、伊爾克什坦口岸園區……
這些園區依托口岸而生,也因聚集企業而興。
在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品牌掛面“哈麥面”,在國內市場深受歡迎。這個品牌的掛面,是由哈薩克斯坦進口的小麥加工而成的。
在今年3月底的中國新疆友好交流訪問團出訪期間,該企業和哈薩克斯坦企業簽署了5萬噸小麥進口合同,首批小麥已通過鐵路運輸抵達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
如今,阿拉山口綜保區內有15家保稅加工企業,其中6家是進口糧油加工企業。
這正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發揮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引領作用,推動進口農副產品和林木精深加工、出口醫用材料和裝備制造業“兩進兩出”四大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成效。
喀什地區正因地制宜建設口岸經濟區、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示范區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發展壯大加工貿易、跨境物流等外向型經濟。
依托開放平臺,打造產業集群,這一發展思路已在多地形成共識。口岸和產業發展正在形成互為支撐、相互促進的發展局面。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