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服務模式護航糧食安全

大西北網訊 驕陽似火,但滿溢熱情,7月9日,昌吉市三工鎮南頭工村村民李座玉開著自家小四輪到昌吉國家糧食儲備庫中心倉庫交糧。人不多,不用排隊,李座玉很快就把4噸小麥交售完畢。“今年雨水好,有了個好收成,產量較去年提高不少,8畝地的小麥可以收入1萬元。”說話間,他黝黑質樸的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
自7月5日開秤收購至7月9日,昌吉國家糧食儲備庫中心倉庫已經收購小麥368噸。提起今年的夏糧收購,昌吉國家糧食儲備庫倉儲科科長張曙光說是“尕尕的事情”,夏糧收購工作進展順利,得益于前期準備工作到位,尤其資金準備更是充分。
提前下達資金做到“錢等糧”
小麥樣品罐、天平、容重器、分樣器、谷物水分測定儀……7月2日,昌吉國家糧食儲備庫中心倉庫檢驗室內,各類檢驗器具像等待檢閱般整齊擺放著。
“你看,這些器具每年夏糧收購開秤前都要檢定一次,今年的檢定工作6月13日已經完成。”張曙光用手指著天平上的合格標簽對記者說。
在該中心倉庫辦公室,山東金鐘集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軟件開發人員荊艷飛正在對中心倉庫的信息管理系統做開秤前的最后一遍測試。
張曙光介紹,今年該中心倉庫騰出一個糧庫、一個機械拱棚和一個曬場用來存放小麥,共計可收儲小麥1.2萬噸。記者在現場看到,13號糧庫已經基本騰空,通風設施也已準備就緒。
財務室里,昌吉國家糧食儲備庫結算員周江正和同事一起忙著填寫糧食收購訂單。“糧農交了糧,把發票第三聯以及身份證、銀行卡復印件交過來,我們在3個工作日內就可以把錢打到他的銀行卡上。”周江說。
資金保障是決定夏糧收購順利進行的關鍵環節。作為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今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糧油購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昌糧集團)共獲得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新疆分行授信14.5億元,可以滿足包括昌吉國家糧食儲備庫中心倉庫在內的74家收購站點的小麥收購資金需求。“盡管7月5日才開秤,但截至6月30日,農發行已經為我們審批貸款60萬元,放貸時間比往年整整提前了一個月,這讓我們心里有了底。”昌糧集團總經理姚樹奇說。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疆金融機構夏糧收購資金貸款授信約90億元,其中,農發行新疆分行夏糧收購貸款資金授信占89%,發揮著主渠道作用。
農發行新疆分行今年早部署、早安排,截至5月25日已經籌備資金80億元,較往年提前一個月將部分貸款發放到位。截至7月10日,已經投放資金18億元,切實做到了“錢等糧”。
“我們籌備的夏糧收購資金超出實際需求30%,并且通過綠色通道政策優先保證夏糧收購資金到位。新疆每一個縣都有我們支持的糧食收儲企業。對大多數糧食收購企業,在當地夏糧收購開秤之前,我們都投放了鋪底資金貸款,后續貸款會隨著收購進程陸續到賬。”農發行新疆分行副行長王軍說。
優化貸款流程杜絕“打白條”
談起今年申請貸款的感受,姚樹奇說:“今年農發行把貸款進行了優化整合,減少了我們反復跑路和提交材料的麻煩,辦理貸款更方便了。”
往年,對貸款資格認定、貸款企業信用評級、授信調查、審批、貸款發放幾個流程,農發行新疆分行以“串聯”的方式逐一進行;今年農發行新疆分行則把幾個流程的相關部門集中在一起,幾個流程以“并聯”的方式同時推進。“從3月份開始,我們按照小麥成熟時間早晚,從南疆到北疆,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審核,確保資金盡早下達。”農發行新疆分行兵團業務處處長孫霞說。
為給糧食收儲企業融資增信,從去年起,自治區財政部門、地方政府、國有糧食企業及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共同出資,建立了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從運行情況來看,這種運用市場化方式對企業進行增信的做法運行順暢,效果良好,解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王軍說。
“因為有一些糧食收儲企業處于虧損狀態,正是有保證金作為支撐,我們才放心放款,確保了他們有錢收糧,維護了當地糧農的利益。”孫霞說。今年,農發行共為全疆119個貸款主體進行了授信,其中,中央直屬庫16家、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98家、產業化龍頭加工企業5家。
為確保資金安全,農發行新疆分行對資金實行封閉運行管理,杜絕收購企業給農戶“打白條”,確保做到“糧出手,錢到手”。“在糧食收購期間,我們每個星期查庫一次;收購結束以后,每10天查庫一次。”孫霞說。
此外,農發行新疆分行以及自治區財政部門均采取了有效措施降低企業夏糧收購成本。農發行新疆分行發放貸款執行的是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基準利率4.35%;自治區財政在此基礎上實行貼息政策,企業可享受夏糧收購貸款一年期貸款基準利息50%的貼息。
支持產業發展力促“吃得好”
去年開始的糧食市場化收儲制度改革,為糧食產業種植、收儲、加工上中下游一體化發展掃除了障礙。如今,不少企業開始探索產業一體化發展。
新疆天山面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年首次嘗試訂單農業模式,在奇臺縣組織農戶種植小麥2000畝,天山面粉廠為農戶提供種植貸款擔保,指定小麥品種,定價回收。“這種模式,對農戶來說,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對我們來說,可以收購到想要的優質品種小麥,提高面粉質量。”該公司總經理樊建說。
產業發展的方向就是金融機構服務的方向。在王軍看來,農發行新疆分行雖然在支持糧食收購環節發揮了主渠道作用,但在支持糧食產業一體化發展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就今年支農情況而言,農發行新疆分行預計投放小麥貸款60億元,主要集中在收購環節,占比達到95%;小麥加工環節占比5%,支持“產購儲加銷”糧食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格局尚不明朗。
“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就是,發揮好金融杠桿作用,由重點支持收購環節,轉向重點支持‘產購儲加銷’糧食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從地頭到餐桌,推動整個糧食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糧食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實現從‘吃得飽’向‘吃得好’的轉變。”王軍說。
王軍介紹,農發行新疆分行在支持糧食全產業鏈發展上,確定了“穩中間、進兩頭”的具體思路:在承貸主體的選擇上,優先支持“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市場主體,或者依托收購企業、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向種植環節延伸;在融資方式上,改變目前95%是信用貸款的局面,創新推出倉單融資、訂單融資、固定資產融資等多元化融資模式,進一步提高企業貸款的易獲得性。(王永飛)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