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牢新疆工作總目標推進供銷合作事業加速發展
1956年6月2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供銷合作社宣告成立。
60年來,在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和全國供銷總社領導下,幾代新疆供銷人堅持服務“三農”辦社宗旨,發揚“扁擔”、“背簍”精神,秉持“為農、誠信、創業、合作”理念,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創新發展,使供銷社不斷發展壯大。
目前全系統已擁有15個地州(市)供銷社、84個縣(市、區)供銷社、657個基層供銷社、545個法人企業和1所中專學校,擁有員工3.5萬人;各級供銷社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4582個、農民合作社聯合社97個、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186個、各類行(專)業協會745個、鄉村綜合服務社(站)4574個、莊稼醫院268個,產業物流園區和交易市場118個,各類經營網點2.4萬個。
經營服務范圍涵蓋棉花、林果、糧油、畜禽等農產品生產、加工、購銷,農資、日用消費品、邊銷茶、煙花爆竹,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加工物流園區、電子商務、進出口貿易、房地產開發、酒店餐飲、金融服務、典當拍賣、廣告宣傳和農作物植保等領域,成為經營網絡遍布城鄉和內地部分城市的大型綜合經濟聯合體。
2013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組建成立了新疆供銷投資(控股)集團公司,管理的社有資產總規模170億元,已經發展成為集貿易、實業、金融、投資于一體的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代綜合性企業集團。2015年,全系統實現銷售收入528億元,利潤9.41億元,資產總額366.03億元,所有者權益106.1億元。自治區供銷社連續5年在全國供銷社系統綜合業績考核中獲得一等獎。
60年來,全系統按照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三農”工作部署,自覺服務于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為主題,深化改革,開拓創新,認真履行“組織、引導、管理、協調、規范”的職責,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創新體制機制,鞏固提升傳統業務,不斷拓展新型領域,綜合實力穩步增強,為農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訪惠聚”與扶貧等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服務“三農”和促進新疆經濟發展與長治久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
2014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供銷社企業視察,給予積極評價并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殷切希望。同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總社工作匯報時,又專門提到“新疆供銷社轉型升級也很成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及中央和自治區、總社領導人的視察,使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倍感振奮、倍受鼓舞,激勵著我們為促進自治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多作貢獻。
回顧過去,豪情滿懷;展望未來,壯心不已。今天的自治區供銷合作社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2016年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下發。這是新的歷史時期指導和推進全區供銷社綜合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為新時期新疆供銷社的改革發展構建了宏偉藍圖。全系統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中央、國務院《決定》精神和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深化對綜合改革的認識,加強組織協調,爭取各級黨政的領導和重視,提出更具體更切實可行的改革發展思路、措施和目標任務,努力使供銷社成為一支黨和政府在為農服務領域抓得住、用得上、靠得牢的骨干隊伍,成為同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運作更有效的合作經濟組織,成為服務“三農”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村小康社會建設中擔當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