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參加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的代表們準時來到駐地報到。在簽到處,頭戴小花帽的沙吾爾·芒力克代表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68歲的尉犁縣興平鄉達西村黨委書記沙吾爾·芒力克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尉犁人。“達西”在維吾爾語里的意思是“鹽堿地”,昔日的達西村吃糧靠返銷、生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貧困曾經伴隨著幾代人。“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沙吾爾·芒力克懷揣著一腔對黨的熱愛、對群眾的深情,帶領全村各族群眾團結協作、艱苦奮斗、共同致富,使一個一窮二白的貧困村嬗變成聞名全國的小康明星村。
現如今,達西村村民們住上了別墅,寬闊的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公路上奔馳的各式各樣的汽車代替了毛驢車,天然氣、自來水、電話、網絡等走進了千家萬戶。“這要放在過去,想都不敢想啊,這得感謝黨的好政策,才有我們現在的好日子!”言談間,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是今天達西人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達西村先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文明村”“全國十佳小康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等50多項殊榮。2015年達西村集體資產達4200萬元,全村全民集體經濟純收入3575萬元,人均純收入達27500元,比上年增長了10%。
沙吾爾·芒力克說:“現在達西村村民積極轉變觀念,發展畜牧業、農家旅游,還做電商,農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族村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大大增強,民族團結基礎更加穩固。”
沙吾爾·芒力克深有感觸地說:“兩任總書記三次給達西村復信,黨中央對達西村的特殊重視和特別關懷令人感動。我們將珍視這份榮譽,充分發揮達西村先進典型示范引導作用,腳踏實地,想辦法、謀思路,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龍頭,全力以赴打造‘南疆第一村’、西部‘華西村’。”
作為一名黨代表參加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沙吾爾·芒力克非常激動。他告訴記者:“這既是組織對我的信任,也是對我的鼓勵。我將不負廣大黨員和群眾的厚望與重托,認真履行好代表職責,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開好這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