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多措并舉 將不斷加大打擊非法集資的力度
五月份是全國打擊非法集資活動宣傳月,我區掀起了新一輪打擊非法集資的高潮。今年一季度,自治區公安機關共偵破非法吸受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案件1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0余人,目前挽回經濟損失2600余萬元。
“當前,自治區非法集資犯罪形勢依然嚴峻,并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和特點。”自治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處長梁喻聞說。
非法集資新舊領域風險疊加,互聯網金融成為多發領域。一方面種養殖、房地產、商品流通、生產經營等傳統領域案件依然多發,另一方面,打著互聯網金融、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中介、股權投資、旅游、養老、民辦院校、境外上市等旗號的新型案件增多。網絡借貸成為非法集資案件的多發領域。
非法集資犯罪活動網絡化特征明顯。利用互聯網實施犯罪案件涉及地域廣、人員多、危害大。當前,假借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微商、外匯理財、虛擬貨幣等名義的案件增多。
非法集資新型手法不斷出現。非法集資與傳銷手段交織,網上宣傳與網下推廣相呼應,主犯、網站注冊地、服務器所在地、涉案資金等“多頭在外”的涉外案件情況突出。
針對上述新特點新趨勢,自治區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加大了非法集資防范處置力度。2014年自治區重點開展非法集資風險排查工作,2015年部署開展自治區非法集資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及時發現并遏制風險隱患,并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意見》(國發[2015]59號)制定了《自治區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方案》(新處非發[2015]8號),下發至各地、州、市貫徹實施。目前,自治區14個地、州、市均已成立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辦公室,堅持以防為主,大力加強宣教工作,把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和維護地方經濟金融穩定、社會穩定目標緊密地結合起來,認真開展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綜治考核評價工作。
這些措施有效遏制非法集資高發勢頭,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經濟社會穩定。今年,自治區處非辦5月正組織開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月活動,并將進一步建立健全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機制,制訂我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管理辦法。同時,針對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組織專項排查清理活動。此外,6月-7月全疆將開展一次全面風險排查,以及時發現非法集資案件線索,消除非法集資案件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