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實行全鏈就業模式 助推伽師縣脫貧攻堅
“散落在伽師縣10個鄉鎮的18個衛星工廠,與布局在伽師縣城工業園的企業總部‘相得益彰’,再加上‘一鄉一品’精準扶貧行動,將帶動伽師縣兩萬名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帶動1萬戶農牧民脫貧”。3月23日,廣東省佛山市對口支援伽師縣工作隊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描述了伽師縣正在實施的精準扶貧行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通過廣東援疆資金扶持重點打造的伽師縣工業園,已引進思科電子、廣新紡織、佛德利服裝等10多家廣東企業在此落戶,實現紡織、服裝、電子、電器等多個產業鏈條的布局。在對口支援伽師縣過程中,廣東省探索出了“園區總部企業+校企實訓基地+鄉鎮衛星工廠+村民家庭車間”的全鏈就業模式,幫助伽師縣實現4000多人就近就業。
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方利旭表示,近5年來,廣東省援建伽師縣資金超過20億元,以產業援疆、智力援疆為重點,實現了伽師縣民生改善和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新發展。
實施“引鳳筑巢”撬動民間資本
2014年以來,廣東佛山在伽師縣已投入產業扶持援疆資金4.37億多元,帶動伽師縣工業園企業完成投資35.55億元。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駐伽師縣工作隊隊長、伽師縣委副書記張可介紹,伽師工業園園區面積已由2014年以前的6平方公里擴大到1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逐漸升級完善,大幅提升了工業園區承載力、凝聚力、吸引力。廣東佛山用不多的產業扶持援疆資金,撬動了多家廣東企業落戶伽師縣工業園區,合同引資額29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15000個。
在伽師工業園區內,占地1049畝、總投資額5.5億元的佛山中小企業孵化基地這一‘園中園’,已完成5萬平方米廠房建設。
3月23日,記者走進伽師縣工業園時看到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一棟棟廠房在昔日的戈壁灘上拔地而起。“我們變被動式‘筑巢引鳳’,為主動式‘引鳳筑巢’,通過建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吸引佛山市民間資本來這里投資。”同行的伽師縣經信委副主任、佛山援疆產業就業組組長黃漢云告訴記者。
在伽師縣投資興業的廣東企業家、佛山中小企業孵化基地董事長何康德介紹,目前已有8家企業簽約進駐孵化基地,還有10多家企業在洽談中。到今年底,將完成20萬平方米的廠房及其生活配套建設,可提供就業崗位8000個。
“正是這種民間資本的撬動,我們實現了‘頭雁模式帶動以商招商’。”黃漢云說,按照功能區分,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分為紡織服裝區、食品加工區、五金塑料區、綜合試驗區等,可相應建立起紡織服裝、輕工電子、食品加工等產業鏈條,助推伽師縣產業鏈的逐步形成和完善。
廣東企業的“南雁北飛”,在張可看來,是一種民營資本的“雁陣效應”。“佛山市民營資本的嗅覺十分靈敏,哪里有市場,資本就流向哪里,伽師縣正是這種價值洼地,有著十分優越的比較優勢。”張可說。
溫馨家電是去年從佛山來到伽師縣創業的“頭雁”,實現了當年落戶、當年投產,帶動就業200人。公司負責人王偉林說,小家電制造業在內地的市場競爭已趨于白熱化,而喀什地區還沒有一家同類企業,再加上這里靠近中亞、南亞周邊市場,地處中巴經濟走廊,市場空間廣闊。
全鏈就業模式實現家門口就業
伽師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人均耕地不足2畝,全縣富余勞動力超過10萬人。如果這部分人能夠充分就業,就能帶動伽師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而廣東佛山援疆工作隊在這里探索的“園區總部企業+鄉鎮衛星工廠+校企實訓基地+村民家庭車間”的全鏈就業模式,正在試圖解決這一難題。
在伽師縣工業園區,從廣東引進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金成電子公司喀什總部正在加緊建設中,該公司占地163畝。此前,金成電子聯合伽師縣職校建成的校企實訓基地,已在伽師縣布局了6個鄉鎮衛星工廠。
“在伽師縣和夏阿瓦提鄉的金成電子衛星工廠已聘用工人267人,主要生產手機充電器和數據線。許多員工是不愿外出打工的中年婦女,能夠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她們非常高興。”公司總經理張小平告訴記者“我們還發放一些產品、電子元件等,讓農戶領回家、發動全家人利用空閑時間進行裝配、包裝。”每周衛星工廠統一配送產品元件到村里,并定期收回產品。這樣,村民家就成為了車間,農民每月還可增收1000元—1500元。
喀什金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蘇紹禧表示,到今年5月,設在伽師工業園區的企業總部初步建成后,金成電子的鄉鎮衛星工廠將拓展到10個,可解決1萬人就業。
實施“一鄉一品”推進精準扶貧
2015年,廣東佛山援疆工作隊共投入援疆資金1.8億元,實施“一樹、一羊,一院、一房、一崗位”的精準扶貧“五個一”工程,其中1000萬元用于“一鄉一品”精準扶貧項目,因地制宜地發展鄉鎮品牌產業,使伽師縣傳統農業逐步實現現代化、集約化。
目前,伽師縣正實施“一鄉一品”的鄉鎮有7個,其中包括巴仁鎮的特色農家樂、古勒魯克鄉的肉羊加工、鐵日木鄉的酸奶加工、克孜勒博依鄉紅柳編制等。
巴仁鎮的艾尼瓦爾·阿里木是“一鄉一品”精準扶貧項目的受益人之一。“我在前期投入60萬元申請建設果園式農家樂,獲得了政府10萬元獎勵金。15畝的果園農家樂,開業三個月就凈賺了3萬元。”艾尼瓦爾告訴記者,他的農家樂還聘請了當地10名農民做服務員,帶動了鄉親們就業。
伽師縣農辦廣東援疆干部陳亮華介紹,在廣東佛山的大力支持下,伽師縣正實施“五個一”精準扶貧項目,重點引導農民規模化種植西梅、養殖高品質的伽師羊,使伽師成為全國最大的西梅基地,同時補貼農民新建安居房、整治好庭院經濟,通過“一鄉一品”和園區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使伽師縣農民人均可增收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