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前的教師節紀念封一毛錢
七旬老人曬寶:它承載著我的回憶
大西北網訊 教師節到了,近日,烏魯木齊市民左增杰致電亞心網想曬出自己為慶祝教師節珍藏了近30年的心愛之物:一枚由烏魯木齊郵票公司發行的教師節紀念郵封。“光陰如梭,我的小學老師在蘭州,我們通過書信交流,對我來說這個紀念封承載著我對老師的尊重和想念。”這位70歲的老人感慨道。
這個紀念郵封是1986年發行的,“那會兒還不流行看電視,我大概是在教師節的前一周從廣播里聽說了發行紀念郵封的事。”左增杰回憶說,“郵票是全國統一發行,一枚一套,面值8分;郵封是當時的烏魯木齊郵票公司發行的,一枚2分,加起來一毛錢。”
1986年9月6日,左增杰專門去買了紀念章郵封。“那個時候我早已工作多年,購買紀念封既是收藏,也是我個人對學生時代的紀念”。

記者看到,郵封十分精致,正面左側是草書書寫的教師節寄語,下方的紅色紀念戳上有代表著教師的紅色蠟燭和“教師節”3個字,左下角的紅色印章是篆書的“教師節”。背面印有此郵封的發行總數“5000”以及郵封、郵戳、草書的創作者。從郵局蓋上的郵戳日期來看,寄信這天是1986年9月10日,正好是中國的第二個教師節。
對于這樣的紀念封,烏魯木齊市集郵協會專干理事馬健也有印象:“那時我在郵局工作,在那個以書信為溝通媒介的年代,集郵成了許多人的一大愛好,尤其是學校的學生,當時有很多人都在等待購買紀念郵票和郵封。當時之所以會設計這枚郵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紀念國家確立教師年一周年,二是正好趕上發行了教師節的紀念郵票,這就正好能和郵封搭配出售。”
看到手中的教師節紀念郵封,左增杰說起了自己的小學老師周惠鈞。“剛上小學時我的作文成績并沒有太突出,后來周老師教我們語文,他開始培養我的寫作,教我不要照搬課本,要靈活運用歇后語、典故,還多次在班上朗誦我的作文。”左增杰說,“自此我就愛上了寫作,愛上了文學。”
眼看又是一個教師節來到,左增杰也送出了自己真誠的祝福:“希望遠在他鄉的老師保重,也祝所有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我國歷史上第一套《教師節》郵票于1947年8月27日發行。1939年,當時的國民政府確定孔子誕辰日即農歷八月二十七為教師節。
該郵票一套4枚,圖案內容為孔子像、孔子講學的杏壇、孔子墓、孔府中大成殿。

1986年9月10日,為宣傳教師節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原郵電部發行一套“教師節”紀念郵票,全套1枚,面額8分。圖據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