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各地觀鳥組織、愛好者、志愿者等持續開展我省分布鳥類的調查監測工作,截至目前,青海省記錄到新鳥種與稀有罕見鳥種共計8目9科13屬16種。
鳥類被譽為藍天的使者、濕地的精靈、森林的衛士,在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目前青海省野生鳥類共有432種,隸屬于21目65科203屬,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81種。
近三年來,青海持續開展鳥類調查監測,一批以往省內未記錄的和省內稀有罕見鳥種被影像記錄到。“截至目前,我省新鳥種與稀有罕見鳥種共計8目9科13屬16種,青海省有記錄但在此之前無影像記錄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疣鼻天鵝、小天鵝、鴻雁;三有保護動物細嘴鷗。青海鳥類新紀錄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額雁和三有保護動物大麻鳽、短嘴豆雁、藍胸佛法僧、烏灰銀鷗(小黑背銀鷗)、北長尾山雀、紅胸秋沙鴨、北極鷗、紅翅鳳頭鵑和黑頭鹀;稀有罕見鳥種有草鷺。”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說。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鳥類及其棲息地保護力度,通過各類生態保護工程的實施,不斷改善各類生態環境,為鳥類的生息繁衍創造了良好條件。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張毓表示,下一步,將主動融入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緊緊圍繞《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重大工程建設規劃》有序開展珍稀鳥類資源調查,特別是大天鵝等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監測。結合全省18個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科學有效加強鳥類疫病監測防控,加大破壞鳥類資源等違法打擊力度,持續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傳播生態文明理念,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記者葉文娟)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