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近日,青海省衛生健康委針對青海省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中存在的體制機制不順、編制資源無法統籌、鄉鎮衛生院看病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以縣域醫共體優化體制機制和統籌編制資源試點工作為突破口,在鄉鎮衛生院編制總量內合理調配編制,提升編制資源使用效益,嚴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編制逆向調整,確保人員隊伍相對穩定,方便群眾就近就醫。
青海省圍繞醫共體內編制資源無法統籌的問題,提出了試點地區可根據服務半徑和服務人口等情況,在鄉鎮衛生院編制總量內合理調配編制,提升編制資源使用效益;圍繞鄉鎮衛生院服務意識淡薄的問題,按照“兩個允許”,提出了試點地區鄉鎮衛生院由原來的一類管理,調整實行“一類保障、二類管理”;圍繞部分同工同酬人員未取得專業資質的問題,提出了將衛生系統內未取得資格證的同工同酬人員從編制內有序剝離,騰出編制用于保障醫療衛生緊缺崗位急需。
試點地區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積極推行“縣管鄉用”管理機制,對分院人員實行統一招錄、統一使用,統一培養、統一管理,在優先保證鄉鎮衛生院用人需求前提下,探索建立鄉鎮衛生院編制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服務半徑、服務人口等情況,為河陰鎮衛生院增加全額撥款事業編制6名,推動優秀人才往基層流動。目前,貴德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數分別為188人、145人。同時,按照“兩個允許”創新人員管理,在鄉鎮衛生院實行“一類保障、二類管理”,將縣衛生健康系統未取得資格證的16名同工同酬人員從編制內有序剝離,騰出編制引進緊缺崗位人才。
青海省委編辦負責人說,試點地區通過編制資源的統籌調配,打破了編制集約使用壁壘,提高了編制使用效率;通過創新人員管理方式,盤活了現有的人力資源,促進了人員雙向有序流轉;通過無資質人員的有序剝離,釋放了編制使用空間,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比例;通過設定改革底線,確保了鄉鎮衛生院的工作力量不削弱,筑牢了“網底”。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