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2019年青海省列入國家考核的19個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全面達標,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4.7%,高于國家要求5.2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實現了國家和青海省的既定目標……”近年來,青海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決扛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政治責任,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青海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十三五”以來,青海省利用中央、省級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資金34.37億元,在全省安排實施了包括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河湖水域生態保護修復、重點湖庫生態保護等8大類132個項目,確保了流域水質不斷改善、持續向好。緊緊圍繞國家“水十條”和重點工作,在工業集聚區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青海全省列入國家調度的13個省級以上工業集聚區中,11個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在線監控裝置。到2019年底,青海全省636座加油站中,627座已進行地下油罐防滲更新改造,全省禁養區內的326座畜禽養殖場全面完成搬遷拆轉。青海省13個地市級、41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保持穩定,基本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14個地下水國家考核點位水質總體保持穩定,其中格爾木市的3個點位水質有所改善。持續打好飲用水源保護攻堅戰,扎實推進2019年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積極組織開展全省農村“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摸底調查,組織開展地、縣、鄉、村四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與管理全覆蓋試點工作。持續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協調推進水域岸線管護、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等重點任務落實,持續改善河湖面貌。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