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高原玻璃人”又稱作血友病,作為一種罕見病,血友病是凝血功能出現障礙的一種遺傳性的出血性疾病,出血部位有關節、肌肉、內臟和顱腦等。多數患者由于關節反復出血而導致骨骼變形和肌肉萎縮,留下終身殘疾,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而內臟和顱腦出血則會危及生命。血友病無法根治,只有不斷補充凝血因子才能像健全人一樣學習、工作、生活。目前,我省“高原玻璃人”的人數已經破百,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條件的改善,更多“高原玻璃人”將被發現后接受長期治療。
許多“高原玻璃人”在農村被發現
1月11日,記者來到了青海血友之家,這里的負責人張海平接受了記者采訪。據張海平介紹,目前,青海血友之家登記在冊的血友病患者已破百,患者以湟中、樂都兩地居多。但據國內該領域專家預計,青海省血友病患者要達200多人,由于許多患者家住在偏遠的農村,醫療條件落后,醫學知識欠缺,所以這些血友病患者并沒有登記在冊。在已登記在冊的患者中,16歲以下兒童患者38人,其中一半已殘疾;年齡最大的患者69歲,年齡最小的患者才1歲。張海平介紹說:“隨著近幾年醫療條件的改善,醫學知識的普及,許多人開始了解什么是高原玻璃人?高原玻璃人有哪些病癥……從而引導許多血友病患者及時進行了檢查,確診了病情。但是,目前,針對此病的發現機制不夠健全,還有許多血友病患者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這部分患者大都生活在農村,殘疾之后常年臥床,沒有及時得到救治,延誤了病情。”
罕見病有傳男不傳女的特點
在登記在冊的人員表中,記者發現,有許多患者都來自于同一家族,全為男性,或為兄弟,或為叔侄。
據了解,血友病屬于遺傳病,有傳男不傳女的特點,但是,女性卻是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而目前,我省還沒有條件做該致病基因攜帶測試,需要借助國內其他的醫療機構。張海平介紹說:“遺傳的血友病主要有三個規律:一是當父親有而母親無此病時,兒子不會得病,女兒將攜帶血友病基因;二是攜帶血友病基因的母親與健康父親結合后,他們的兒子有50%的概率患病,女兒有50%的概率是攜帶者;三是當父親患此病,母親是攜帶者時,女兒會得病,但這種幾率很小。因此,在一個家族中,血友病絕大多數都是遺傳給男性后代的。不過,也有大約30%患者是由自身基因變異引起的。所以,一些有血友病患者的家族特別害怕生男孩。”
30名血友病兒童患者獲救助
血友病患者解韜瀚今年僅9歲,得病后顱內出血,雖然經搶救保住了生命,但是右邊身體癱瘓了。為了給孩子續命,解韜瀚的母親一天要打三份工,每天五點鐘起床,天黑透了才能回家休息,長年累月,天天如此。
據省殘聯工作人員介紹:“青海省殘聯在2016年開始對我省30名血友病兒童患者進行每人每月一支凝血因子的救助,2018年又對我省30名血友病兒童患者每人每月增加一支凝血因子救助,但對我省血友病兒童患者來說是杯水車薪。由于我省還有近10名兒童患者還沒有享受到省殘聯的這一惠民政策,加之血友病患者每月至少需要注射8支凝血因子,才能保持不出血、不殘疾,健康地生活和成長,而一支凝血因子的費用在1120—400元之間,進口藥品更昂貴一些,所以,血友病患者家庭因此致貧率或返貧率很高。”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