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原綠:西寧書寫綠色發展嶄新答卷
流淌的北川河將成為西寧市的公園水城,文化走廊。 (資料圖片)
全省最大公園,占地400公頃的北山美麗園,17公里、貫通城區東西的生態風景線,成為市民最喜歡的天然氧吧、休閑健身場所;
占地436公頃的西寧園博園建設項目將成為首個西部地區國際園林博覽園;
總面積217.3平方公里的西堡生態森林公園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山地森林公園;
……
“一芯兩屏三廊道”綠化建設布局,讓綠色沿著南北山和三條河流延展……
對西寧來說,2017年,在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征程中,生態建設熠熠生輝!
理念制勝,
構筑綠色發展空間格局
地處河湟谷地的西寧,是青藏高原上人類活動強度最大的地區,也是黃河流域人類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生態環境的約束尤為突出。
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王曉說,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是深刻總結經驗教訓、在生態敏感地區實現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全面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扎實推進“四個轉變”的必然路徑,是建設幸福西寧、服務全省人民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以更寬的視野、更大的責任、更高的標準,探索出一條在生態脆弱、欠發達地區整體實現綠色發展的新路,奮力書寫綠色發展的嶄新答卷。
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西寧市追求綠色發展的信心堅定不移。為此,西寧市委組建綠色發展委員會,統管各部門全面實施綠色發展戰略、規劃,這在全國省會城市走在前列。
西寧市委綠色發展委員會主任劉波說,一年來,圍繞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的目標,全市抓住“生態優先”與“發展率先”兩個關鍵,高度樹立“生態似水,發展如舟”的綠色發展理念,以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堅持不懈治山、治氣、治水、治污。
“高原綠建設行動的實施,讓我們對西寧綠色空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西寧市林業局局長強建海說,高原綠,這一綠色骨架,正在成就一批批城市生態林、景觀綠地、公園、園林小區等,美化著西寧的環境。擴大綠地,增加綠量,打造城市綠色骨架,形成完整的城市綠化體系。
436公頃園區工業用地調整為申辦園博會園林綠化用地,相當于放棄了每年170億元的工業產值,充分表明了“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價值取向。
將北山危巖體整治與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下大力氣完成北山地區周邊11個村、5832戶、182.6萬平方米拆遷任務,毫不猶豫地將可以用作房地產開發、增加財政收入的400公頃土地劃為城市景觀綠地,投入綠化資金6億元,全面建成北山美麗園景區,并通過立法形式永久保護,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環境也是百姓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理念制勝,構筑綠色發展空間格局。如今,綠色發展已經深入人心、蔚然成風,“綠起來”、“美起來”已經成為廣大市民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綠色發展,
幸福西寧建設路線圖
亭臺樓閣,清澈的人工湖邊蘆葦飄蕩,沿著木棧道一路前行,湖水清秀,路邊工作人員正在給植被“穿冬衣”……過去臟亂的城中村,如今已變成綠地湖泊和景觀公園,成了群眾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這是11月15日下午,記者在位于城東區林家崖附近的北山美麗園京韻青風采訪時,看到的景致。而這僅僅是高原綠建設行動的一個縮影。
綠色發展,對于生態脆弱、資源貧乏的省會西寧來說,方向、愿景,已清晰可見。
結合西寧環山、濱河、抱川的自然生態特色,西寧市從城市空間布局上來謀劃城市綠化生態大格局,確立了“一芯兩屏三廊道”綠化建設布局,努力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從而形成外環內芯有機聯系的生態體系,為城市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
“一芯”:建設以湟中縣西堡為中心的西堡生態森林公園,打造成為一處規模大、地位突出的城市生態綠芯;“兩屏障”:筑牢城市近郊以南北山為內屏,遠郊以拉脊山、日月山、達坂山為外屏的生態安全屏障;“三廊道”:以母親河湟水河為主,沿北川河、南川河“三河”建設綠化景觀廊道,建成以道路和河流為綠化骨架,公園、廣場、游園為園林支點的城市生態廊道。
《西寧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2017-2030年)》、《全面提升園林綠化水平著力打造園林精品工程的實施意見》……大手筆、大規劃建設綠色西寧,努力在科學引領布局上狠下功夫。
融入生態修復理念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啟動實施的湟水濕地公園等5個海綿化改造、西山生態修復、火燒溝生態修復治理等項目,從而形成了構筑城市海綿體連片示范效應,突顯高原城市的特有風貌。
強建海說,綠色發展樣板城市,這一更寬的視野、更大的責任、更高的標準,正在成為建設幸福西寧的路線圖,從而更好發揮省會城市的功能、體現省會城市的擔當、展示省會城市的風范,努力建設美麗西寧,服務全省人民。
綠色發展,
用生態大綠扮美西寧
綠城、花城……今夏的西寧街頭處處綠草如茵、花紅柳綠。市民紛紛點贊:春夏季節,驚艷西寧。
南北山綠化覆蓋率從28年前的7.2%,提高到現在的79%,成績有目共睹。
“大力弘揚尕布龍精神,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全面提升園林綠化水平,打造精品園林工程,是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的具體措施。”西寧市林業局城市綠化處處長陳麗霞說,西寧市把園林綠化當作為群眾創造綠色福祉的民生工程,從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提高幸福指數的高度來理解、來把握、來落實,以更加扎實細致的工作,推動城區園林綠化向更高水平邁進。
今天的古城西寧,綠化正站在由綠量到綠質轉變的新起點上。
10處街頭綠地、17條道路行道樹及綠化帶、20條花街、9座花橋、65.3公里綠道……規劃建綠、見縫插綠、立體綠化,向精品化邁進的園林綠化,實現群眾出門見綠。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建設的長青園綠地景觀項目沿南川河幾乎貫通整個城中區。
全市涌現出花園式單位104個,綠化先進單位44個,綠化達標單位448個。全年118.46萬人義務植樹525.42萬株。
夏季,青海最美的季節,行走在西寧城區,一片片蔥蘢的林木,一個個綠地廣場,一條條鮮花大道,一株株行道樹,到處是紅花綠樹。原本干旱的高原古城西寧正在被生命的底色——綠色所覆蓋。這是所有西寧人共同的心聲。
因為缺綠,高原人民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綠意。
因為愛綠,西寧人民絕不會停止追尋綠色的腳步。
生態似水,發展如舟。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書寫綠色發展嶄新答卷,西寧市砥礪奮進鏗鏘前行。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