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帶一路”東風青海藏毯贏得更多國際訂單
今年,青海省有18家本土企業參加藏毯展,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商家展示創新成果,受到一致好評,訂單接踵而至。這不僅得益于藏毯展這個全球地毯行業交流與合作的良好平臺,也得益于“一帶一路”建設。
創新:智能制造把概念變成現實
要說藏毯展上最吸引眼球的一塊地毯,恐怕要數青海圣源地毯集團有限公司展出的LED星空毯了。這是一塊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地毯。
為適應市場變革、滿足市場需求,今年,圣源集團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制造產品,使得智能工廠和個性定制不再只是一個概念。藏毯展期間,該公司邀請前來參會的歐洲客人們走進工廠參觀,為其中一位客人拍攝了一張照片。一個小時后,這位正在興致勃勃參觀的客人,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塊根據他的照片制作而成的人像掛毯。掛毯上的圖案看起來和照片無異,歐洲客人非常驚訝,在場的所有人也都贊嘆不已,對生產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圣源集團董事長薛婷介紹,制作這樣的地毯只需拍攝一張高清照片,把照片發送給設計師,設計師利用設計軟件將其轉換為地毯圖案,一個小時后成品就能呈現在顧客面前,不但能清晰還原照片中的形象和細節,顏色也如照片一般鮮亮。
“以往制作這樣的地毯需要兩三天,這就是技術創新的功勞。”薛婷說,備受歡迎的LED星空毯,也是根據一百多張高清星空照片制作而成。
創新:中低端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庭
藏毯展上,既有高端的個性定制,也有備受歡迎的中低端產品。這也是創新的成果之一。
針對國內中低端消費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重點推出了一代、二代仿羊絨毯。這種地毯無論是圖案還是價格都特別親民,更容易被普通老百姓接受。
正是因為推出了性價比高的新產品,在此次藏毯展上,藏羊集團與歐美、中亞的國家簽訂了1100多萬美元的出口訂單,與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的國內企業簽訂了1700多萬元的訂單。董事長馬新民表示,這比他預期的效果好。
作為藏毯的原料供應商,青海雪舟三絨集團有限公司也不斷在產品上做文章。比如在牛羊絨配比中加入其他纖維,以降低市場價格,提高市場競爭力。公司副總經理馬明清說,雪舟集團是一家民族企業,國家提倡建設“一帶一路”后,公司與中亞的一些企業建立了聯系,他們推出的混合牛羊絨原料很受中亞市場喜愛,一年的總銷售額達3億多元,其中40%為出口銷售額。
創新:從銷售地毯到銷售一種生活方式
在許多人看來,地毯使用起來是很舒適,但清洗不便。這也是制約地毯進入國內普通家庭的首要因素。正是由于國內缺乏與地毯生產、銷售相配套的專業清洗機構,青海喜馬拉雅家居有限公司看到了商機,在一年前開發了地毯售后服務,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公司總經理郎明海告訴記者,用戶只需下載一個APP,在網上下單,工作人員很快就會進入家中清洗地毯,經過一年多的運營,這項服務已實現盈利。他說,專業的地毯清洗服務是一種趨勢,他很看好市場前景,不僅能促進地毯的銷售,還能推動地毯進入國內家庭。“我們銷售的不光是地毯,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整體服務。”郎明海說。
說到地毯銷售,郎明海說,去年9月8日開通的中歐班列,44節車皮中有42節車皮裝的是喜馬拉雅的產品。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生產簇絨家用滿鋪地毯的企業,喜馬拉雅在比利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擁有倉庫、智能分切設備、銷售機構和零售店,僅歐洲就有700家零售店,這是企業“走出去”戰略的一部分。
借“一帶一路”東風青海藏毯必將越走越遠
走出去,占領全球地毯市場。對于我省藏毯企業來說,他們正昂首闊步走在這條路上。借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青海藏毯必將越走越遠。
圣源集團副總經理張光憲說,他們致力于生產國際商用地毯,參加藏毯展的目的,就是通過展會再一次將產品推向全世界。“我們的產品已銷往世界各地,尤其是迪拜、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相信,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沿線國家的開放,旅游資源的開發,將建設越來越多的酒店、商場,地毯銷量必將大幅提升。”張光憲說,他們正在生產來自越南、印尼的訂單,而這次藏毯展,迪拜的客人也來了,訂單已基本落實。
面對國內外的競爭和經濟壓力,其他地毯企業也積極在產品研發、生產方式、銷售模式、市場開拓等方面努力創新。他們有信心在做好產品銷售、品牌宣傳的同時,也把藏毯文化推向全球,通過加大交流與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應,把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