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力攻堅補齊短板——青海推動重大項目落地落實紀實
來自省發展改革委的消息,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實現“開門紅”,一季度完成投資233.3億元,同比增長16.7%,高于上年同期3.9個百分點,繼續發揮了穩增長、調結構、育動能的關鍵作用。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按照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和全省“兩會”部署,以“四個轉變”新思路推動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強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狠抓有效投資落地見效,力促投資和項目工作再上新臺階。
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第一載體,有項目才有發展,有大項目才有大發展
“十三五”開局之年,我省著眼于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統籌實施了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為加快推進“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落地奠定了基礎。
——著力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建成花石峽至久治高速公路,力促格敦鐵路、祁連機場、格爾木機場改擴建工程竣工,加快格庫鐵路建設,抓緊西寧機場三期擴建,開工建設西成鐵路、曹家堡鐵路物流基地、格爾木鐵路交通樞紐等重點工程。同時,啟動環西寧市交通路網體系升級改造,加大西寧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前期工作力度,繼續實施“暢通西寧”工程。
——加快綠色能源示范省建設,推進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新安排太陽能光伏裝機100萬千瓦、風電裝機100萬千瓦以上,加快國家確定的4個光熱發電項目建設,擴大新能源就地消納和省外輸送規模。加快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
——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盡早建成積石峽灌區、黃河干流防洪等工程,全面推開引大濟湟西干渠、北干二期等工程建設,開工建設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工程,加快推進蓄集峽水利樞紐、拉西瓦灌溉工程建設,加快中小型水庫工程建設。持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加快“寬帶青海”和“數字青海”建設,推進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實現“提速降費”,打造以西寧為中心、輻射周邊的“寬帶無線城市群”。實施一批基礎傳送網、數據中心、數字政務、中小企業信息化、物聯網等信息化工程,著力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強化信息安全保障,提升全社會信息化水平。
這些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不僅聚焦了投資領域的薄弱環節,彌補了基礎設施的短板制約,而且進一步發揮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和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投資和項目工作。今年以來,我省一方面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召開全省項目工作座談會,逐一分解落實投資目標、項目責任清單,將責任壓實到具體項目上。另一方面,圍繞全年投資目標,早動手、早安排、早行動,擼起袖子推進“百日攻堅”行動,決戰首季度,打好“第一仗”。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地區及部門,緊緊圍繞中央投資安排重點,及時篩選申報了一批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優化升級、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項目,并多次赴京與國家部委進行匯報銜接,全力做好資金的爭取落實工作。
經不懈努力,今年一季度我省從國家發展改革委渠道爭取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44.85億元,分別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三農”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支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及節能環保與生態建設。與此同時,安排財政墊支80億元,提前開復工引大濟湟西干渠等31項重大工程,為促投資穩增長補短板發揮了關鍵作用。
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抓項目,以舍我其誰的自覺性促投資
為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在穩增長、促轉型、增后勁中的關鍵作用,省發展改革委專門成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梳理出一批對全省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支撐帶動作用的八大類323項重大項目,并提出前期責任分工意見,全力以赴抓前期推項目。
各地各部門協同作戰,堅持按月跟進調度,點對點、面對面銜接,協調解決項目用地、環評等問題,全力推動6個方面18項帶動性強、關聯性高的重點工作有效落實。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億元以上項目貢獻突出,增長26.9%。“百日攻堅”確定的31個重大項目全部實現開復工,累計完成投資94億元,超額完成90億元的目標任務;178個重點項目開復工112項,開復工率63%,累計完成投資151億元,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到65%。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助力全省投資實現“開門紅”,切實發揮了對經濟社會發展“壓艙石”和“頂梁柱”的關鍵作用。
結合省政府啟動“百日攻堅”行動,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制定《工業領域“穩增長抓招商促投資”百日攻堅行動方案》,強化推進舉措,扎實開展聯企幫扶活動。采取點對點、一對一的方式強化分類指導,先后幫助青海油田、華能熱電、大美煤業等30余家企業協調解決電煤運輸、信貸融資等60多個問題,支持企業穩產增效。
截至3月末,我省實施的百項創新攻堅工程和百項改造提升工程項目中,已有高檔電解銅箔、鋰電池及材料、中藥飲片、多金屬冶煉等116個項目開復工建設,項目建設開復工率為58%,較去年同期提高3.7個百分點。
一季度是全省科技創新工作謀劃布局的關鍵時期。省科技廳及時召開了2016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2017年全省科技工作會議暨“雙創”工作推進會,科學謀劃2017年全省科技創新工作,進一步推動全省“雙創”工作。
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個千億元”、“四個百億元”產業發展以及重點產業科技支撐需求,省科技廳科學部署年度科技計劃,安排部署一批重大科技專項。一季度,共登記科技成果220項,同比增長4.8%;申請專利484件,同比增長20%,授權專利307件,同比增長20%;實現專利權質押融資616.21萬元;簽訂招商引資項目金額9.96億元。
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是關鍵。今年春節過后,招商引資工作隨即展開。我省先后前往廣東、湖北、重慶、貴州等省市開展招商引資,并在廣州、武漢向社會各界發出第十八屆青洽會的邀請函。目前,第十七屆青洽會448個簽約項目已落實439個,到位資金523.99億元,項目履約率98%、開工率75.2%、資金到位率為28.83%,超額完成“百日攻堅”行動確定的目標。一季度,我省完成一般性工業投資68.7億元,同比增長12.1%。
與此同時,我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投融資改革,出臺了《關于創新投資管理方式建立協同監管機制的實施意見》,研究制定了《青海省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狠抓民間投資“1+3+5”政策落實,建立健全省、市(州)、縣級PPP項目動態儲備庫,省級項目庫現已征集284個項目。目前,海東市樂都區污水處理廠、西寧市污泥無害化處理、海東高鐵新區兒童診療中心、海東市地下綜合管廊等一批項目已簽約實施,其余項目正在抓緊對接洽談。
目前,引大濟湟西干渠工程、湟水北干二期工程、黃河干流防洪工程和拉西瓦灌溉工程進展順利,交通建設續建項目全面復工,“百日攻堅”31個項目全部開復工……從而確保投資和項目實現了“開門紅”,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贏得了先機、爭得了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