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有聲有色”的“兩學一做”
“我要求退出低保,把名額給需要的人。”
“我也是,開春了我就出去打工,家里的日子一定會好起來,把我的名額也給其他人吧。”
今年年初,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新民鄉千戶灣村召開的低保動態調整會上,兩名黨員主動提出退讓低保,他們的行為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
這是海東市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展示全市黨員作風新轉變的一個縮影。
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海東市把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將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融入到海東實際,創新思路,豐富載體,真正把“兩學一做”學到深處、做到實處。
在學習教育中,全市各級黨組織通過開展“雙評雙爭”主題活動、“四講四有”專題討論、“萬人在線”網絡學習、新媒體推送學習等途徑,不斷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載體,切實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抓在了日常、學在了經常,既保證了學習的廣度,又體現了學習的深度。
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平安區通過開展黨員干部講壇、特色黨課基層行、流動黨課、黨員夜校“e支部”、“1+N幫學組”等形式,積極搭建黨課新平臺,創新“學”的載體、“講”的方式,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生產一線;樂都區通過“互聯網+兩學一做”、“兩學一做學習達人”網絡在線答題等活動,積極推行指尖上的“兩學一做”;互助土族自治縣量身定做農村黨員“七步學習法”、縣直機關黨員“五字經”、鄉鎮機關黨員“3+3”等7項主題活動,突出了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民和縣選樹15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12名優秀共產黨員,讓全縣廣大黨員學有榜樣、做有標尺、趕有方向。
不僅如此,海東市各級黨組織還以學習教育為契機,對全市排查出的83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調整了13個村黨支部書記,實現了整頓轉化與學習教育同步進行,相互促進,打牢了黨的基層前沿陣地;大力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力建設”工程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培育工程,培養村黨支部書記后備人選634人,著力破解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后繼乏力的問題;開展黨員排查工作,查出的612名失聯黨員已有565名黨員與黨組織取得了聯系,對排查出的119名“口袋黨員”通過補開組織關系介紹信等方式納入了黨組織的正常管理。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使黨員的先進性得到了展現,爭做合格黨員的熱度得到了釋放。民和縣新民鄉黨委推行的“六個一”活動,讓黨員有了展示自己先進性的平臺和抓手,出現了黨員義務鋪膜隊、農村黨員義務保潔員、低保調整中的黨員主動退讓低保等典型,成為全市黨員“學”的榜樣、“做”的標桿;樂都區李家鄉爛泥溝村君樂種植協會黨支部建立“四培雙帶”示范基地,帶動農戶800多戶,協會會員人均純收入比沒入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3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