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著力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 已為1627名“黑戶”人員辦理落戶
8月19日,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今年以來,我省公安機關各級治安戶政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精神,下大力氣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共摸排無戶口人員2867人,經調查核實后,已為1627人解決了落戶問題。
今年以來,省公安廳兩次部署各地公安機關對本轄區無戶口人員進行了調查摸底,全面掌握無戶口人員數量、年齡結構、無戶口原因等情況,逐一登記,一人一檔。目前,已建立2000余名無戶口人員檔案;制定了解決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未辦理《出生醫學證明》、未辦理收養手續的事實收養、被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后戶口被注銷、農村地區因婚嫁被注銷原籍戶口、戶口遷移證件遺失或者超過有效期限、非婚生育、其他情形等8類無戶口人員落戶的具體規范。明確了兩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即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和切實保障每個公民依法登記一個常住戶口,暢通了戶口登記渠道和必須堅守的法律“底線”;治安戶政部門區分不同情況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進行調查核實,查清問題原因,厘清證據材料,做到辦理一起落實一起。對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尋求解決辦法,靈活把握政策界限,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原則,對面臨入學、升學、求職、即將成年、重病就醫、生活貧困、情況相對簡單的人員優先調查,及時解決。同時,采取分片受理、提前預約等方式合理分流,提升群眾滿意度。
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在解決辦理落戶時,既維護每個公民依法登記戶口的權益,為他們參與社會事務、行使權利義務提供保障,又嚴格依法辦理,保證戶口和公民身份號碼準確性、唯一性、權威性。利用人口信息系統網上監控功能,對無戶口人員進行逐一查詢、比對人口信息數據庫,避免發生重復登記戶口及公民身份號碼重號現象,杜絕在落戶過程中發生假冒戶口問題,防止違法人員借機漂白身份;嚴格執行首問負責、一次告知制度,對材料不齊、不符合登記條件的,做好信息登記和解釋工作,一次性告知群眾所需材料及辦理程序。嚴格落實公安部“四個一律”要求和戶口辦理終身責任制,確保無戶口人員落戶工作合法、有序、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