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5月21日訊 20日,記者從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素有“藏羚羊大產房”之稱的可可西里卓乃湖的湖水近年來不斷外溢,在其東南形成了面積約200平方公里的新生湖。
據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新聞科主任王海林介紹,自2009年9月起,可可西里卓乃湖的湖水不斷溢出,向東南奔流近300公里,形成寬30米至50米,深20米至30米的河流,致使卓乃湖與庫賽湖、海丁諾爾湖等串連。外溢湖水淹沒了近百個小湖,目前已形成面積約200平方公里的新生湖。
“卓乃湖湖水外溢有可能與氣候變化等因素有關,但目前學術界對此尚無定論。”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根據最新氣象數據,近50年來,可可西里年平均氣溫增加0.32度。由氣候變暖導致的冰雪融化及逐年增加的降雨量都可能成為卓乃湖湖水外溢的原因。
卓乃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西南280公里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產仔的主要聚集地。藏羚羊每年12月交配,次年5月前往卓乃湖產仔,6月至7月產仔結束后母羊率幼仔返回原棲息地與雄羊合群。
據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自今年5月1日起,從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區出發的首批待產雌藏羚羊,成功穿過青藏鐵路、青藏公路等通道,向“大產房”可可西里卓乃湖進發。本次遷徙活動比歷年平均提前10余天,是可可西里10年來最早一個藏羚羊產仔遷徙季,第一批遷徙雌藏羚羊將有望于本月末到達卓乃湖產仔。
北京大學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劉炎林告訴記者,提前到來的藏羚羊產仔遷徙季同樣可能與其棲息地天氣、氣候變化等因素有關。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數據顯示,青藏高原暖濕化利害兼具,可增加青藏高原生產生活舒適度、延長牧草生育期、提高幼畜成活率、增加植被和空氣濕潤度等。但冰川退化、凍土消融等將直接影響青藏高原的區域性水循環,由此引發的湖水面積擴大可能影響當地生態及鐵路公路安全。
據了解,每年藏羚羊遷徙產仔季,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要進行巡山保護。觀測結果表明,目前該地區的藏羚羊正常遷徙及濕地鳥類生存尚未受到影響。
據了解,可可西里保護區管理局目前已加大對可可西里地區水體的監測力度,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也建立了應急機制,以應對湖水外溢可能對生態、基礎設施造成的影響和破壞。(完)
http://www.qh.xinhuanet.com/2015-05/21/c_1115356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