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2月11日訊 玉樹藏族自治州牧民學會用“微信”語音聊天、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村民用智能手機下載“農村生意經”軟件生財致富、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和中學“翼校通”信息卡搭建了教師與家長間的信息橋梁……十年間,我省農牧區通信工作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11月,全省366個鄉鎮寬帶通達率達100%,寬帶網絡已覆蓋9成行政村,4.7萬戶農牧區家庭進入互聯網時代。
12月5日,記者從省通信管理局獲悉,長久以來,受資金和技術因素制約,我省偏遠農牧區聯通互聯網的比例低,與外界溝通的渠道極其有限,影響著農牧戶的生產與生活。2004年,我省“村村通電話工程”啟動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村村通電話”列入為農牧民辦實事重要工程之一。幾年來,我省基礎通信網絡不斷向農牧地區延伸,全省“村村通電話”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今年11月,全省366個鄉鎮寬帶通達率為100%,4158個行政村寬帶網絡通達率達90%,9840個自然村通電話率達95.3%,兩千多個寺院通電話率達97.6%;2013年底“建設寬帶青海,促進信息消費”戰略實施后,全省累計投入90.43億元用于寬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在農牧區,寬帶互聯網已覆蓋4.7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普及率達到42.8%。通達鄉鎮、行政村、自然村的網絡能力大幅提升,農牧區通信普及水平和信息化應用程度明顯提高,為我省經濟發展和推進農牧區信息化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14/12/11/011580057.shtml
(責任編輯:鑫報)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14/12/11/0115800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