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1月14日訊 十月下旬開始,剛察縣普氏原羚保護區的普氏原羚開始大批合群“交歡”,每年的這個時候,普氏原羚進入發情期和交配期,剛察縣哈爾蓋森林派出所的民警們為保護區的普氏原羚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11月初,記者一行進入剛察縣普氏原羚保護區。走出不遠,就可以在遠處的河邊或草叢中看到成群的普氏原羚,有的幾十只一群,有的群可能達上百只。據剛察縣哈爾蓋森林派出所民警介紹,每年10月至11月底,大批處于發情期的普氏原羚開始合群交配,每年8月份前后產崽。而在平時,普氏原羚或三五成群,或十幾只一群,最大的群也只有幾十只。
今年7月,蘭州大學一行11人聯合森林派出所民警分三組對哈爾蓋大橋以南至鐵路橋以北地段(保護區內普氏原羚主要活動地)的普氏原羚數量大體清點統計,歷時一周,統計結果顯示,普氏原羚數量達到830多只,比去年的統計數據增長二百多只。
普氏原羚數量的增長,與保護區民警大量細致的工作密不可分。多年來,剛察縣普氏原羚自然保護區民警的巡邏已經成為常態工作,派出所民警還在保護區內設置了多處人工投放飼料點。保護區內有一條水渠太深,在河道整治中,派出所經過協調,施工時將渠岸降低,防止普氏原羚飲水時淹死。近年來,派出所民警對周邊農牧戶做深入宣傳,保護這種瀕危物種已經深入人心,有些農牧民還經常救助受傷的普氏原羚。普氏原羚進入交配期后,常規巡邏也變為每周至少3次,只要有人或車輛進入保護區,派出所馬上會接到報告,現場驅離,防止普氏原羚受到驚擾。
http://www.qhnews.com/index/system/2014/11/14/011554998.shtml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