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種從298種增加到550種或者600種以上●丹麥人霍恩斯科拍下世界瀕危物種●在青海絕跡的鳥又出現了
青海新聞網訊 作為大自然的精靈,鳥類以自己敏感的神經充當著自然評價中的“指示物種”。環境趨好時,它們在叢林里、濕地上、湖泊中、山林間自由自在繁衍生息;環境變差時,鳥兒的歌聲最先消失,它們重新選擇棲息之地。
青海鳥種:25年增加了300種以上
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很多問題:早在1989年,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通過組織大范圍實地調查、收集標本而編纂出版《青海經濟動物志》,這本后來被鳥類愛好者奉為青海鳥類教科書的著作記載:青海鳥種為298種?,F在,根據多位青海鳥類專家估計,我省鳥種在550種或者600種以上。
世界上共有八條鳥類遷徙通道,其中一條就經過青海。青海湖更在世界范圍內發揮著水禽鳥南來北往中繼站的作用。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來興認為:除目前學界公認的氣候變化因素外,青海的鳥種增加還有其他方面的重要原因:生態環境更為優良;綠地、草原植被面積增加;湖泊、濕地增多,以及調查方式、手段變革等。近幾十年來,青海鳥的種類呈現緩慢增長態勢,種群分布也有了新的變化。
丹麥人霍恩斯科拍下世界瀕危物種——白尾地鴉
鳥種增加的同時,來自國際,國內的更多關注目光也聚焦在了青海。早在上世紀末,被稱為看到中國野生鳥最多的人———丹麥人霍恩斯科(Gesper Hornskov),在格爾木用七年時間,用一輛自行車、一架照相機、一臺古舊打字機記錄了柴達木地區400余種鳥類,60余種是當地的新記錄,其中還包括原本認知只棲息在中國新疆的世界級瀕危物種———白尾地鴉。
霍恩斯科離開青海后,將自己整理的所有鳥類筆記留給了李來興。今天,關于青海鳥類的學術研究開始發酵,專業人士認為除環境、氣候因素外,觀鳥人數增加是青海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的重要原因,以往受地域、交通條件等影響,鳥類調查時間往往比較短,覆蓋范圍也比較窄。這些年來,國內外專程觀鳥游的人和青海本地觀鳥愛好者組成的民間考察團,發現了很多新鳥種,他們的自發參與使得鳥類調查時間增加、覆蓋的地區擴大,鳥類的記錄相應大幅增加。
在青海絕跡的鳥又回來了
作為流連于蘆葦蕩的精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后,文須雀一度隨著青海湖畔的蘆葦一起銷聲匿跡。這種長著“八字胡”的鳥兒有著漂亮的外表,活潑的性格,卻必須以蘆葦為家。隨著上世紀中葉青海湖畔水位下降,過度放牧,濫采濫伐,青海湖畔蘆葦往往等不到花開就被牛羊吃盡,文須雀清亮的叫聲從此不再出現。近幾年,隨著青海湖水位、面積不斷上升,湖畔植物千姿百態,消失了幾十年的文須雀又不遠萬里回到這里。2013年,在青海湖地區,更有人發現了大群文須雀棲息的景象,青海湖畔文須雀的種群數量正在回升。
19世紀至上世紀初的一些觀鳥筆記中,有在湟水流域等發現綠頭鴨的記錄。而在我們的認識里,綠頭鴨只存在于影像資料。2008年,李來興實地調查發現,得益于生態環境的整治,以西寧市人民公園T字形水系的河道為中心,北至北川河康家橋,南至北川河與湟水河交匯處,西至湟水河解放渠進水閘,東至湟水河小峽口閘亭的濕地景觀形成,綠頭鴨在西寧已經有了棲息之地。2008年至2014年,李來興每年實地調查青海綠頭鴨棲息地和種群數量后發現,青海綠頭鴨回歸數量每年增加,目前,種群數量已恢復至一個世紀前所記錄的種群數量。
一度消失,如今回歸的鳥兒還有很多很多;一去不歸的鳥兒也有不少。李來興說,翻看上世紀初國外科學家組成的考察團在青海工作時留下的筆記,他發現西寧附近曾經出現過朱鹮的記錄。當這個論點被拿到國外鳥類論壇上時,引發了熱烈爭論。如今,朱鹮已經成為瀕危物種,青海是否曾經出現過朱鹮是一個不解命題,朱鹮會否回歸到青海,更將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高原旋木雀、黃腹山雀、小太平鳥及代表環境恢復的鹮嘴鷸,這些鳥,有些曾經在青海出現過,后來因為遷徙地變化和環境因素一度消失,最近又重新出現。鳥類專家認為,青海以前未被發現的鳥兒預計有百種之多。
外來鳥留在青海安家了
李來興以略帶激動的語氣講述青海發現的新物種———白尾地鴉時,記者只是關心這幾個字的正確寫法。等到采訪結束根據筆記翻閱資料時,才被嚇了一跳。
白尾地鴉,被稱為塔里木神鳥,以往的認知中僅生活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棲居于荒漠灌叢及多灌木的荒野,多在地面快速行走,但也停棲于灌叢,很少長距離飛行,遇見人時,發出“嘀嘀嘀”的鳴叫。它只出現在松軟的沙質地面上,腿長而強健有力,善于在沙地上奔跑。毫無疑問,青海發現白尾地鴉,將為鳥類研究者們帶來嶄新的課題。
還有一種生活在中國南方地區的鳥兒———翠鳥,現在已經成為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的夏候鳥,每年夏天,它們會出現在當地的湖泊附近,以魚為食,也不太怕人。鳥類專家這樣敘述:第一次聽到翠鳥出現在治多縣的消息時,第一反應是,報告者的生物學是不是沒有學好,連基本的生物分布問題都沒有搞清。后來,連續十幾年的不間斷記錄顯示,翠鳥不僅來了,而且還不走了。
2013年,攝影愛好者還在西寧市海湖新區拍攝到了翠鳥。對此,李來興認為,所謂的迷鳥不僅指迷路的鳥兒,也應該指鳥類中的探險者,出現在青海玉樹的翠鳥無疑是后者。翠鳥這種大自然的精靈,對棲息地要求除了環境要美好外,還特別挑食,以往翠鳥不會出現在青海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因為高原地區,水產較少,沒魚可抓,而現在的青海,魚塘處處,濕地遍地,能夠滿足翠鳥的口腹之欲,于是它就一路抓魚,一路吃,最終選擇在玉樹定居。
此外,歐亞紅尾鴝、歐亞鴝等原本生活在歐洲、中亞地區及中國新疆西部等地的鳥類也在青海陸續被發現,鳥類專家認為這種變遷是氣候因素造成的,氣溫變暖后,吸引了一些過去不會出現在青海的鳥兒。但因為氣候原因出現在青海的新物種并不算很多,已知的不到10種。
學界聲音:青海鳥始祖鳥
作為第四紀以來加速隆起而形成的目前世界上最年輕而海拔最高的一級臺階,青海是很多物種的起源地。近年來,更在學界出現了一種聲音,即青海是多種鳥類的可能起源地,李來興就提出畫鹛亞科與普通朱雀起源地均在青藏高原的推斷。因為研究表明,畫鹛亞科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部向外一直呈半環形分布。普通朱雀的分布甚至遠至北美。
http://www.qhnews.com/index/system/2014/04/17/011372886.shtml
(責任編輯:鑫報)
http://www.qhnews.com/index/system/2014/04/17/0113728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