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牡丹
慈禧(1835——1908),民間百姓俗稱“西太后”,是位婦孺皆知的人物。慈禧除善弄權術、熱衷政治外,生活中喜愛書畫,尤其愛以“自己所作的”書畫賞賜群臣,以示恩寵,籠絡人心。實際上慈禧本無藝術才華,其書畫多由人代筆,鈐上慈禧專用的印章即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所以,嚴格地說,將慈禧的書畫稱為慈禧款的書畫更準確一些。
那么,慈禧親手所作的書法與繪畫是什么樣子呢?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慈禧于光緒30年(1904年)7月2日用朱砂墨書寫的《磐若波羅蜜多心經》,由此可窺慈禧親書的真實面目。此經文其字結構呆滯松散,筆力孱弱稚嫩,毫無生氣,屬于初學墨書的水平。至于慈禧親筆繪畫,可見鈐有“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的慈禧“蓼花螳螂”畫稿,畫上有老師所作的批語,其中不乏“板墨甚有佳處”、“好”、“有筆意”等阿諛之詞。然而細審其畫,同樣屬于初學者的水平;蓼花幾如斷枝枯葉,枝與枝之間雜陳不接,葉與花零亂,其用筆畏縮遲疑,全無功力;一只螳螂也畫得離骨岔氣不合章法。由此可見,慈禧的繪畫能力還遠沒有達到獨立成畫的水平。
慈禧1903年標準照
花卉圖
為慈禧代筆的畫家叫繆素筠(1841年——1918)名嘉蕙,云南昆明人,是慈禧繪畫的最重要代筆者??娝伢奕雽m后,因慣于官場世故,又加之她唯喏承上、和氣對下,故博得上至后妃、下至宮監的一致贊賞,尊稱她為“女畫師”、“繆先生”。慈禧對她優禮有加,賞三品服色,月俸二百金,免其跪禮,常令繆素筠位居其左右,隨時教她畫畫,或為她代筆作畫。而清末宮廷畫家屈兆麟則為慈禧代筆畫松、鶴、靈芝等。
慈禧本人藝術鑒賞力、表現力的低劣,導致了她執政期間宮廷繪畫以平庸著稱。這期間既沒有培養出有創造力的畫家,又沒有創作出對當時的畫壇,或對未來的畫壇有影響力的作品。晚清的宮廷繪畫在來自民間的、藝術上生機勃發的“海派”繪畫的映襯下,越發顯得蒼白無力,以致常使人們忽略了它的存在。
延年益壽
富貴圖
葡萄圖
祿祿榮華
雙清圖
牡丹圖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