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jié),新雨過后,沙漠中的草方格沙障里,剛種下的一棵棵梭梭幼苗掛著雨珠,盈盈欲滴。
這里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zhàn)·民勤昌寧西沙窩項目”的作業(yè)現(xiàn)場。項目負責人、甘肅青梭公益發(fā)展中心執(zhí)行主任馬俊河像往常一樣,與當?shù)卮迕褚坏烂χ榭此笏箝L勢,沿著沙坡走勢不時地用鐵锨培培沙、整理草方格。

在民勤昌寧西沙窩項目現(xiàn)場,今年種下的梭梭苗長勢良好。新華社記者 郭剛 攝
“這個位置是巴丹吉林沙漠侵蝕民勤綠洲最西邊的一個重要通道。”馬俊河說,“我們在這種梭梭、做沙障,建立一個鎖邊林帶,能把流沙擋住,保護家園。”
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內陸河石羊河下游的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處于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的夾縫之中,是全國荒漠化、沙化最嚴重的縣區(qū)之一,也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zhàn)”主戰(zhàn)場上阻擊兩大沙漠合攏的一座重要“橋頭堡”,承擔著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tài)安全的重要使命。
2023年9月,國家林草局在民勤縣舉辦“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zhàn)·民勤昌寧西沙窩項目”開工儀式,這是繼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zhàn)、黃河“幾字彎”攻堅戰(zhàn)之后啟動的第三大戰(zhàn)役,標志著我國防沙治沙三大攻堅戰(zhàn)全面展開。
“我們甘肅青梭公益組織參與了項目建設,到目前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300多名志愿者參與了生態(tài)治理,完成梭梭種植一萬多畝。”馬俊河說道。

在民勤昌寧西沙窩項目現(xiàn)場,馬俊河(左三)與當?shù)卮迕窠涣鳌P氯A社記者 郭剛 攝
自民勤昌寧西沙窩項目啟動以來,民勤縣通過動員和組織當?shù)馗刹咳罕姟⒐娼M織以及社會團體力量,在昌寧西沙窩區(qū)域采取工程固沙、人工種草、植樹造林等方式進行綜合治理。
“我們在這個區(qū)域目前已完成工程固沙0.2萬畝,人工造林1.8萬畝,管護新造林地9.6萬畝。”民勤縣林業(yè)和草原局高級工程師張世虎介紹,民勤縣堅持區(qū)域聯(lián)動、上下聯(lián)動,科學開展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等重點生態(tài)工程建設。

在民勤昌寧西沙窩項目現(xiàn)場,人工種植的梭梭等沙生植物長勢良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剛 攝
截至目前,民勤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230萬畝以上,并在408公里的風沙線上建成長達300多公里的防護林帶,全縣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12.08%提高到18.28%,實現(xiàn)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雙縮減”。一個漸行漸綠的“新民勤”正在展現(xiàn)。(新華社記者郭剛、馬莎)
(責任編輯: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