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春意盎然。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隴原巧手傳統手工制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40多位女工正在聚精會神地制作地毯。她們將不同顏色的毛線依次拴在一股股豎直的經線上。伴著“嗦嗦”的編織聲,躍動著蝴蝶、牡丹等圖案的地毯隱約可見。
隴原巧手傳統手工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手工編織地毯在四川、新疆、西藏等地擁有穩定的銷售市場。由于帶動就業能力較強,這家老牌本土企業于2021年被當地人社部門認定為鄉村就業工廠。
“我們陸續吸納了130多名附近鄉鎮的留守婦女從事一線編織工作,每月工資2800元到3000元,縣上每年還為在這里就業的脫貧勞動力提供就業獎補。”公司負責人王玉庭說。
36歲的吳鴻桃來自古浪縣大靖鎮長城村,此前在家務農。2023年,她來到隴原巧手傳統手工制品有限公司。“這里很歡迎我,安排老師傅手把手教我學習十幾道工序,大概一周就學會了。”回想起自己當初親手編出的第一條地毯,吳鴻桃依然興奮不已。
“公司根據大家的住址設置了12個不同位置的車間,工作時間也靈活,我這個車間離孩子學校只有100米,騎電動車回家只需5分鐘。”吳鴻桃說,現在每天能按自己的節奏上下班,陪孩子、掙錢兩不誤,安心且滿足。
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廠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等多種形式的鄉村就業工廠在古浪不斷涌現。“我們還招錄了25名殘疾女工,有些人腿腳不方便,就把機架搭到她們家里,派人送料、取貨,不用出門就能掙到錢。”王玉庭說。
記者走訪發現,鄉村就業工廠中,除了土生土長的企業,還涌現出一些實力雄厚的“新面孔”。甘肅路斯寵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武威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其研發生產的寵物零食暢銷韓國、中亞、歐美等地,年產值達1.2億元。
“我們的500多名員工中,古浪本地人占到近80%。”公司總經理郭曉超說,公司提供餐補和宿舍,一線員工保底月工資4000元,最高能賺到8000多元。
今年43歲的丁小霞是入職5年的老員工。“以前走南闖北打零工,收入不高,還顧不上家里。現在每月穩賺5000多元,家里三個孩子中老大、老二都考上了大學。”
“近年來,鄉村就業工廠成為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的重要平臺,提高了許多家庭的幸福指數。”古浪縣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顧建韜介紹,當地政府大力推動鄉村就業工廠健康發展,在財政獎補、稅收支持、土地供應等方面落實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記者從甘肅省人社廳了解到,截至2月底,甘肅省鄉村就業工廠累計達到2586家,吸納就業超過10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3.9萬人。如今,越來越多農村群眾告別了過去背井離鄉的打工生活,在日新月異的家鄉實現“家門口的幸福”。(完)
(責任編輯: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