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60mo"></ul>
  • <fieldset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strike>
  • <fieldset id="660mo"></fieldset><ul id="660mo"></ul>
  • 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繪制“多規合一”實用型村莊規劃藍圖

    時間:2022-09-08 18:49來源:大西北網 作者:張國輝 陳丹丹 薛 點擊: 載入中...
      大西北網訊 (特約記者  張國輝   陳丹丹   薛宏剛)近日,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開展了以“蘭州在綠色發展中‘先發力、帶好頭’,規劃引領‘一核三帶多縣眾鎮領數千村莊,構一圈群現幸福城鄉體系’建設”為主線,“喜迎二十大,中秋話規劃”的主題論壇,重點分享市規劃院編制的河口鎮河口村、麻家寺村、水岔溝村和馬家屲村等村莊規劃優秀案例,旨在在城鄉規劃的引領帶動、生態安全的戰略提升、區域協調的機制創新等方面,探索一種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可持續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蘭州模式”。
     
      浩浩蕩蕩的黃河水,攜著西北的風沙,一頭連著歷史,一頭奔向遠方。蘭州,黃河上游重要的省會城市,是我國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也是黃河之濱的山水名城,行政區劃總面積約13085.6平方公里,下轄61個鄉鎮、703個行政村,大部分村莊沿黃河上游流域錯落分布,蘭州農村常住人口約73.69萬人,約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90%。近年來,蘭州市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工作,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先期制定了《蘭州市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方案》,要求加快編制全域全要素法定村莊規劃,切實推動鄉村振興工作。
     
      根據蘭州市鄉村規劃編制部署和要求,在相關部門的全力支持和指導下,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扎根本土,奮力投入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工作中,先后編制了黃河流域蘭州東西段重點村莊規劃,率先采用村民手冊“二維碼”信息化表達、在線化查詢,便于村民了解規劃、使用規劃;同時,規劃成果中積極推行“責任鄉村規劃師”制度,明確鄉村規劃師作為鄉村規劃決策參與者和編制組織者,在規劃實施和鄉村項目建設過程中協調解決問題與矛盾,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系統性的鄉村規劃建設服務,形成了河口鎮河口村、麻家寺村、水岔溝村和馬家屲村等一批村莊規劃優秀案例,用規劃讓鄉村振興成為蘭州經濟的第三資產池,繪制了省會蘭州“多規合一”實用型村莊規劃的美好藍圖和愿景。
     
      河口鎮河口村:黃河之濱古渡口規劃傳承展新顏
     
      河口鎮地處蘭州市西固區,黃河北岸,位于河口古火山盆地中心,兼有黃土峁梁,山地峽谷和川河谷地等地貌。黃河從河口由南而東緩緩懷抱而去,莊浪河又將河口分為東西兩區,具有“大河抱全川,小河擔兩山”的絕妙環境,沿河的臺地上分布著大量自然草山、肥沃耕地以及山川谷地。


     
      金城西門,兩河交匯。自西漢以來,河口便是北連西域南至巴蜀,西往吐蕃,東到長安的重要門戶和樞紐,地據南北之間,為東西咽喉扼塞。作為黃河“黃金水道”的重要港口,河口古鎮,既是兵家必爭之地、交通要道,更是名跡薈萃的歷史文化之鄉。
     
      項目組先后受邀編制了《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鎮總體規劃(2016-2030)》、《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并參與編制了《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鎮河口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蘭州市河口古民居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歷經五年三個階段的深入調查和梳理,激活了河口自然生態和社會歷史文化元素新引擎,為河口注入了“保護—發展—保護”的循環發展路徑,力圖協調古村保護與鄉村發展之間的關系,為河口未來發展提出創新思路和切實可行的實施引導。
     
      延續古村肌理激活歷史文化新引擎
     
      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河口的歷次規劃,挖掘了河口古村、古民居歷史文化街區的價值特色及文化內涵,提出了河口現有歷史建筑、文化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控要求,確保嚴守規劃紫線、延續古村肌理、保留鄉土氣息,繼承和發揚了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進一步為提升“文化自信”奠定基礎。
     
      化優勢資源注入古村振興新動能
     
      項目組從區域層面科學引導空間發展,合理確定發展規模,準確定位產業發展方向,強調從宏觀層面對河口鎮建設發展進行把握;同時從微觀入手,理順鎮區交通網絡,創造優美的濱水環境,從根本上提高全鎮居民的生活質量。
     
      河口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均較為豐富,對歷史文化資源堅決“保護”,對優秀的交通區位條件和自然資源則充分挖掘與活化運用。莊浪河谷丹霞地貌、河口古村及咸水村連片的百年棗園,開發潛力非常大,規劃將莊浪河河谷兩側的丹霞地貌、河口古村、百年棗園及黃河沿岸均作為重點旅游項目來開發建設;2018年國道109達家臺互通立交建設過程中,項目組仔細梳理、堅持反饋,對原定線路提出改線方案,避免了該過境交通對河口古村歷史風貌和丹霞景區沿河風景界面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做到優勢資源的充分保護和物盡其用。
     
      堅持生態宜居彰顯綠色發展新格局
     
      項目組將“生態”理念貫穿全程,嚴守生態保護要求,統籌村莊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打造生態型“旅游通道”、生態停車場、生態農業旅游項目;提出“生態居住”理念,節約土地資源,以人民為中心,創造安寧、方便、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將經濟增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實現河口的可持續發展。
     
      聚焦文旅融合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
     
      依托河口古村落的保護與建設,項目組通過規劃完善了河口基礎設施規劃、生態建設規劃、旅游規劃等內容,改善莊浪河谷內的水、電、路等主要基礎設施,為建設發展勾畫藍圖,使建設開發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對莊浪河谷兩側的丹霞地貌進行開發并新建棧道、觀景平臺、景區大門等旅游設施,使其與莊浪河谷內的自駕游營地產生聯動效應;借鑒安寧桃花會和什川梨花會的經驗,大力發展棗園農家旅游;整體提升河口文化品位和環境品質,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2012年12月,河口村被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核定為首批中國傳統村落;2019年1月,河口村被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9年12月,河口古鎮獲現代旅游業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的2019首屆中國金羚獎;2020年4月,在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黃河之濱哪兒最美——市民最喜愛的十大景致大型評選活動”中,河口鎮被評為市民最愛的黃河之濱景致之首;2020年1月,河口古民居歷史文化街區被納入第二批甘肅省歷史文化街區名單;2020年5月,河口鎮河口村獲甘肅省優秀鄉村旅游示范村稱號。
     
      《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鎮總體規劃(2016-2030)》于2016年8月通過蘭州市人民政府批復,并獲得了甘肅省2017年度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二等獎。該規劃是在響應國家蘭西城市群建設及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背景下,結合西部地區實際編制的,對指導河口建設,引導河口村保護發展均起到積極的作用。
     
      規劃獲批以來,河口鎮的各項建設已按規劃有序實施。河口古民居保護修復、丹霞地質景區開發、國道109改線工程、黃河十里金岸全線觀景棧道建設、莊浪河河道治理工程建設、華夏文化展示中心項目建設及河口棚戶區改造等項目建設已完成;2019年,古村上的“日月館”投入使用,演出大型激光水舞秀《盤古•記憶》,集激光、燈光、聲效、投影、煙花、火焰、水霧等效果于一體,給觀眾帶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生動表演。如今古村舊顏換新貌,觀光游覽、農家樂休閑娛樂、黃河金岸漫步都是它為人所喜愛的理由,而河口村保留完好的歷史街區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散發著歷史的韻味,也受到廣大游人的贊譽與關注,鄉村振興成效初顯。
     
      榆中縣麻家寺村:絲綢之路古驛站規劃引領興產業
     
      麻家寺村位于蘭州市榆中縣連搭鎮南部,是通往二龍山景區的必經之地。麻家寺村因寺名而得名,據考證麻家寺院始建于唐代,相傳麻家寺為文成公主入吐蕃進藏時所建,為文成公主下榻寺廟之一,后往來客商沿麻家寺院逐水源而居,漸成聚落,為絲綢之路商賈往來的重要村鎮節點。歷史上麻家寺寺院多次損毀和重建,2014年麻家寺村委會重啟麻家寺廟修繕工程,竣工后的麻家寺雕梁畫棟,造型古雅,前院佛塔莊嚴,中院松柏常青,后院石亭壯麗,成為村莊一大盛景,見證著這個古老而美麗村莊的歷史變遷。
     
      目前麻家寺依托現有毗鄰二龍山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以觀光、休閑、旅游、餐飲為一體的農家樂產業,現已建成了各類現狀農家樂約34家,形成了大量餐飲休閑農莊,村莊休閑旅游產業已初具規模和名氣,吸引了周邊大量游客前往,全年接待周邊市區游客1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1800萬元左右,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約150人。同時依托二龍山優質山泉水資源,麻家寺村也建成了蘭山冰泉和羲和水業等天然飲用水生產企業,在蘭州市具備一定的市場規模。

     
      項目組經過仔細研判,認為麻家寺村應注重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規劃以一二三產融合聯動為發展思路,加速推進生態農業、飲用水產業和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完善村莊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和村莊風貌形象,吸引返鄉創業人群和外地游客,形成城鄉互補、共同繁榮的新格局。
     
      挖掘本土文化創新特色文化推動鄉村休閑旅游升級發展
     
      規劃結合麻家寺村的諸多歷史文化和現狀歷史文化資源,依托現有形成的農家樂產業,打造鄉村休閑產業片區,并村莊中部規劃核心地段建設一處民俗文化展示館和村莊文化廣場,具體村莊民俗文化展示館和村莊文化廣場建設應根據麻家寺村現有本土文化設置歷史文化展示空間,展示麻家寺村風土民俗及歷史變遷。
     
      同時規劃創新性的在麻家寺村植入中華岐黃香道文化,實現以甘肅區域民俗文化為吸引點,以甘肅馳名商標隴香源為品牌引爆點,打造隴香源民俗文化產業園。規劃該民俗文化產業園依托國家4A級旅游景區榆中興隆山自然保護區內的二龍山風景區,以民俗文化為特色,未來發展將成為集文化、科技、旅游、餐飲、休閑、康養等產業于一體鄉村文旅產業集群,建成“甘肅民俗第一鎮,蘭州旅游新名片”。
     
      利用特色資源打造產業精品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二龍山優質山泉水為麻家寺村重要的特色資源之一。規劃整合現狀甘肅羲和和蘭山冰泉等天然飲用水生產企業,打造天然飲用水飲品產業園,并結合麻家寺傳統文化及鄉村休閑旅游業不斷豐富產品內涵,做大做強天然飲用水優質產業。同時規劃結合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設置飲用水展銷及品茶體驗區,充分宣傳和擴大二龍山優質山泉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得二龍山優質山泉水成為村莊產業發展的精品品牌,助力產業振興,推動村民增收和生活富裕。
     
      目前,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已啟動蘭州高新區隴香源民俗文化產業園項目,由甘肅鼎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建設實施,預計2022年底將完成一期工程建設。該項目是甘肅省民俗文化產業的引爆點,是蘭州市文化旅游突圍突破工程的重點項目,是《蘭州市“十四五”文化旅游業發展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之一。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吸納當地農民就業500人,年均游客100萬人次,年收入達到2億元。
     
      麻家寺村委書記鄭書記深情表示:“麻家寺村的規劃成果深入分析了村莊歷史和各項現狀資源,充分考慮了村莊實際發展需求和現實問題,繪制了麻家寺鄉村振興發展的全新愿景和美好藍圖,為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作為村委書記和村民心潮澎湃,鞠躬感謝項目組的辛勤付出”。
     
      榆中縣水岔溝村:八盤梁北古礦灣規劃修復育生態
     
      水岔溝村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定遠鎮南部,背靠興隆山余脈八盤梁,村莊中部有水岔溝穿過,地理區位較好,周邊山區生態環境優美。目前村莊現狀產業主要為傳統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業規模較小,鄉村休閑旅游尚處于起步階段。
     
      水岔溝村現狀最具特色的文化資源為礦山文化。原水岔溝煤礦1處,是蘭州最早的采煤礦區之一,現狀留存了大量的井下巷道、坑洞、選煤樓、大禮堂、辦公樓和礦工食堂等工業遺存。其中,以大禮堂為代表的工礦建筑遺存,保留了典型的五六十年代蘇聯建筑風格,雖然年代較遠,但建筑保存完好,構成了極具特色的礦區風貌。大量的工業遺產、礦山獨特的建筑風貌及礦山百年人文精神構成了水岔溝村獨特的礦山文化。同時過去的煤礦開采也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急需在加快生態修復治理的基礎上加快產業振興。

     
      項目組經過對比國內類似村莊的發展案例,經分析明確水岔溝村應重點著力于生態振興和產業振興,在嚴守生態保護底線的基礎上,加快廢棄工礦用地和水岔溝的生態修復,強化主導產業支撐,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和風貌形象,打造以礦山文化為特色的鄉村旅游休閑服務型村莊。
     
      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打造甘肅生態宜居幸福鄉村
     
      水岔溝村煤礦的開采破壞了部分山體植被,導致部分山體存在地質災害隱患;水岔溝河則由于村莊建設及工礦開采,導致水體周邊環境雜亂,生態系統環境遭到破壞。
     
      因此,項目組以上述實際問題為導向,堅持生態優先與綠色發展原則,重點規劃實施礦山生態綠化提升工程和水岔溝河道治理工程,修復廢棄的礦山生態環境,進行水岔溝河道清淤治理和生態綠化,積極改善村莊自然環境風貌,提升人居環境風貌,打造甘肅生態宜居幸福鄉村。
     
      傳承礦山文化塑造鄉村旅游魅力空間
     
      根據水岔溝村的特色礦山文化,項目組針對性地提出了規劃保護和傳承利用對策,即整理和深入挖掘水岔溝村不同歷史時期的采煤方法、工具和技術手段所承載的歷史信息,保護井下巷道、坑洞、選煤樓、大禮堂、辦公樓和礦工食堂等現存工業遺跡,延續五六十年代蘇聯建筑風格,并加強宣傳,加大文化旅游的推廣力度,傳承水岔溝村獨特的礦山文化。
     
      基于特色文化傳承,通過依托村莊原有煤礦工業建筑、廢棄礦井巷道及東西兩側山體,引進休閑文化旅游項目,建設礦山主題公園,打造集礦井體驗、科普教育、旅游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礦山文化旅游體驗區,塑造具有文化底蘊和鄉土特色的鄉村旅游魅力空間,推動生態產業化,強化水岔溝村在興隆山大景區輻射范圍內的節點作用,逐步完善旅游服務功能,建設以生態休閑、養生度假和文化創意為主的蘭州市休閑旅居目的地。
     
      自村莊規劃編制以來,水岔溝村已先期實施了水岔溝河道治理項目,重點拓寬了部分河道,清理了河道淤積,加強了河道周邊的綠化工作,明顯改善了村莊生態環境。同時也引進了部分旅游企業,建設了清谷山莊生態休閑旅游項目,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部分礦山建筑遺存,實現了生態治理和產業發展的雙贏。
     
      榆中縣馬家屲村:寒山古村落尋根馬家坬
     
      馬家屲村位于蘭州市榆中縣連搭鎮西部,地處興隆山北麓。馬家屲村莊居民點均位于山區內,沿山谷星羅棋布,現狀泉溝貫穿馬家屲村,溝內泉水經年不息。馬家屲現狀梯田旱地較多,目前以糧食作物種植為主導產業。
     
      馬家屲村最具特色的文化資源為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現有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1處—馬家坬遺址,1959年由甘肅省博物館發掘,總面積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3-2.0米,分布有大量的新石器時代和銅石并用時代的文物遺存,采集有屬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和彩陶片,彩陶紋飾有黑、紅色寬帶紋、鋸齒紋、網格紋,器形有小口雙耳壺、雙耳瓶和高領折肩罐;齊家文化飾有籃紋的夾砂紅陶和彩陶片及高領折肩罐、大口雙耳罐等。此外,馬家屲村大量的梯田及村莊居民點形成的秀美山村的傳統村落格局也頗具特色,具備重要的大地景觀價值。
     

     
      項目組提出依托村莊自然生態本底和特色歷史文化,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等發展機遇,以糧油種植為基礎,突出傳統村落格局保護、歷史文化傳承、生態山村體驗、原鄉文化休閑,將馬家屲村打造成為蘭州高新區農林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村。
     
      保護傳承原鄉歷史文化和村落格局優化村莊居民點布局
     
      馬家屲村具備傳統原鄉歷史文化和村落格局形態。千百年來鄉村地區流行的農村傳統風水文化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建筑選址,其實質是對地質、地貌、水文、日照、風向、氣候、氣象、景觀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環境因素,做出或優或劣的評價和選擇,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納福的目的,創造適于長期居住的良好環境。
     
      傳統風水理論認為“兩山環抱,一水中分”為村落的上佳選址,仔細觀察這種地理環境大多環境宜人、風調雨順,可給予人足夠的安全感,同時臨近的大片耕地、山林,可供開展正常農業生產。從區域整體地理環境來看,馬家屲村背靠興隆山,群山環抱,中部有泉溝洪道,常年流水,整體格局符合“兩山環抱、一水中分”村落選址格局,其其現狀村莊居民點沿山地星羅棋布,村莊掩映在梯田內,自然景觀環境優美。
     
      因此,項目組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規劃延續原有村落格局,保持村莊與山、水、林、田的有機融合,充分挖掘馬家屲村南依興隆山良好的自然生態基底及深厚的馬家窯歷史文化底蘊,讓歷史長河中的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再現今天的山村,保護傳承原鄉歷史文化,重點突出馬家屲村“寒山古村落,尋根馬家坬”的形象,吸引客流文化尋根。
     
      發掘利用生態山村的特色大地景觀資源打造村莊特色新產業
     
      積極探索農業發展的新思路,充分發揮馬家屲村田相融的山村特色,依托現有山地農田和地形地貌,發掘山地農耕文化和鄉村文化,發展景觀農業和農業體驗。將現有梯田進行梳理,打造梯田景觀游覽區,依托現有村宅、農田進行升級改造,提高設施質量和服務水平,打造休閑農莊、實現農業生產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推動村莊農業結構多元化發展。
     
      重點培育種植油菜花等觀光型糧油作物,疏通田間道路,配套建設旅游觀光休閑棧道,在保障村莊糧油作物種植的同時,積極發展登山漫步、觀光攝影等休閑旅游產業,打造村莊特色新產業。
     
      馬家屲村目前已啟動泉溝治理工作,著力修復村莊原鄉山水格局。同時穩步開展了馬家坬遺址的保護工作,樹立了遺址的具體界碑,下一步將依據規劃有序推進村莊文化振興,保護延續原鄉歷史文化和村落格局,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謀發展、促振興。
     
      地殼隆起莽昆侖,承東啟西扼西北。八千歷史在甘肅,兩個百年看蘭州。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省會蘭州正用實際行動以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契機,從生產、生活、生態三個方面著手,重點推進城鄉空間的融合、文化基因的傳承與發展,規劃引領“一核三帶多縣眾鎮領數千村莊,構一圈群現幸福城鄉體系”建設,打造了一批黃河蘭州段流域鄉村振興發展的示范村,使黃河流域蘭州段鄉村高質量發展得更有魅力、更具活力。
     
      追逐千年夢想,勇毅篤行;叩問規劃初心,任重道遠。在轉企改革的關鍵階段,蘭規院人將扎根本土、深耕蘭州,持續貫徹落實“強省會”行動,縱深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更務實的工作作風迎接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張云文)
    >相關新聞
  • 2023年蘭州市將實現全部電視頻道高清播出
  • 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守護新生命的“戰疫”答卷
  • 蘭州市連續四天無社會面陽性感染主城四區仍需實施分級分類防
  • 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劃定疫情風險
  • 7月25日0—24時,甘肅省新增確診病例37例,其中蘭州市34例
  • 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劃定疫情風險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13000024號-1??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欧美日韩精品SUV|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精品民宅偷窥盗摄|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 动漫精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一区ftp在线播放|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